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0 光 元光前夕(第3页)

“太皇太后……”

“我只是听说你儿子如此年轻就已随你行医,想必是个有本事有志气的,感叹一句罢了。”窦猗房忽然笑了,“想来他以后定是一代名医,未来做太医之首也不是不可能。”

“谢太皇太后赞誉。”

说实话,她不希望尚谨做太医,宫里的事情复杂不已,一旦牵扯进去便很难脱身。

这孩子最讲义气又心软,他和卫子夫关系好,想独善其身都不行。

“只是他向来心软贪玩,成不了大器,能得太皇太后一句赞赏已是不易。”

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成不成大器都无所谓,随心而行即可,这么说是自谦也是暗示。

“心软有什么不好?医者自要有一副柔软的心肠才行,若是能劝得身边人更好。至于贪玩,孩子哪有不贪玩的?倒是彻儿都这么大了,还喜欢去找他带着他玩乐,孩子心性。”窦猗房难得一次说这么多话。

与其说孩子心性,倒不如说刘彻在试图摆脱窦猗房对他的控制。

窦猗房心中很清楚,皇后是保不住自己的位子的,馆陶性子更是要强,她如今能为女儿做的不多了。

好在刘彻也是顾念亲人的,女儿至少可保一生荣华富贵。

她这一女二子,如今只剩一女,便将自己的所有都留给女儿。

*

“母亲在走神?是宫里出了什么事?”尚谨伸手在尚伯莹面前晃了晃。

尚伯莹这才回过神,摇头回答:“无事。”

她最后还是忍不住和尚谨重复了太皇太后的话。

尚谨听完连表情都没变,只是安慰尚伯莹说:“母亲不必担心,一切都很好。”

“我们不过是个小人物,或许太皇太后只是感慨罢了。”

“我又没挡别人的路,以太皇太后的地位和品性,总不至于我好好走在路上便踢我一脚。”

“是我太紧张了,这还是头一次见到气场如此厉害的大人物。”

尚伯莹也见过刘彻,但是刘彻跟卫青尚谨在一起向来都是没什么架子的,她几乎没感受到过刘彻给人压迫感。

她似乎骨子里就不喜欢别人高高在上的看着她,皇帝也好,太皇太后也罢,要是摆出高高在上的恩赐模样,她都厌恶得很。

*

刘彻觉得最近自己也太倒霉了,肯定是跟火犯冲,都想去算算命数了。

先是二月的时候,辽东的高庙发生了火灾,接着四月高祖陵寝的便殿又失火了。

他本来不觉得有什么,结果有人呈上了一份文书,是江都相董仲舒所写,竟认为这是上天让他要反思自己的过错。

他气急败坏,虽然这两件事确实糟糕,但跟他有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底下的人没有好好看守。

刘彻还不知道,自己摸到了历代帝王应对“天人感应”的精髓。

“难怪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尚谨笑眯眯地看着刘彻,“可是陛下觉得,董相国图什么呢?”

卫青也在一旁劝说:“陛下,他不过是急于应证自己的学说,读书人一根筋也很正常。陛下看重他,何不提点几句?或是略施惩戒即可。”

尚谨附和道:“是啊,这文书是偷来的,本就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要是因此严惩相国,反倒惹人非议。”

刘彻是个听劝的人,至少对上卫青和尚谨,他还是很听劝的。

最终选择敲打了董仲舒一番,又着了五日的素服,以表反思之意,因此还被不少人夸孝顺。

*

建元六年,五月丁亥。

权倾朝野的窦太皇太后合上了眼,临终时,她将自己所有的财物都留给了刘嫖,这是她对女儿最后的庇护。

刘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没了父亲,没了弟弟,如今连母亲也失去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窦太主如今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儿。

她对刘彻的态度无形中多了几分尊敬。

母亲先前字字句句的教诲,都是教她如何保全自身,其实她再擅长不过了。

她一向很会打亲情牌,也很会平衡亲人之间的关系。

好比从母亲偏爱幼子一直到刘武派人刺杀重臣,她都在母亲和两个弟弟之间斡旋。

她是母亲最贴心的女儿,是可以让弟弟依赖的阿姊。

尤其是刘武出生后,她与刘启的关系便更加好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