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02 第 102 章 美人乡当真是英雄冢(第2页)

滁州官船追了一段路程,直到夜色低垂时,才被他们甩开追击。

赵瑾跟着劳神一日,终于放下了心。

他又嘉奖了那官员几句,心下打算着待回京之后,一定好好地赏赐提拔他一番。

可赵瑾自己也在追逃之中晕船晕得快吐了。

这些蠢货!他船上带着的,是皇后偷梁换柱、试图混淆皇家血脉的证据,是皇上亲生的九公主!

他带兵护送这些人回京,他们竟还敢阻拦他!

赵瑾想不通他们阻截自己的缘由。

于是,他强忍着难受,拖着一身疲惫,憋着一肚子的气勉强用过晚膳。

也是在这个时候,替他外祖送信的人上了他的船。

“外祖的信?”赵瑾疑惑地看了那人一眼,坐在满桌珍馐前拆开了信封。

【殿下请快些悬崖勒马,既已一错,绝不可再错!

陛下已经怀疑您有谋逆之心,若待陛下动手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还请殿下多为自己考量,为苏家满门考虑,无论什么缘由,今日止步,尚有回旋之机!】

赵瑾的眉头皱得死紧。

“外祖这是什么意思?”他问送信的那人。

信使跪在地上道:“苏大人吩咐!陛下如今对殿下您的行踪了如指掌,您无论做什么,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苏大人眼下尚无机会探明陛下的打算,只能请您暂且停下,快些将苏州的兵马还回去!”

赵瑾一把将信搁在了桌上。

简直荒唐,他的行踪?他什么行踪!

他送的是父皇的女儿,是替父皇扫清身侧那毒妇的,便是如今到了京城,他非但有话可辩,而且人证物证俱在!

已经打定主意,暂且不与鸿佑帝正面争执他母妃之死的赵瑾,现下是十足的理直气壮。

“我不知外祖为何会让我停下,这样重要的事,自也不是说停就停的。”

眼看着那信使还要再劝,赵瑾不耐烦地一摆手,说道。

“你只管回去告诉外祖,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回胜券在握,我自有打算,让外祖不必担心。”

——

宫中一派风雨来前的平静,乌云沉沉,隐约透出一股躁郁的死气。

据说皇后娘娘偶感风寒,传染了凤栖宫一半的宫女内侍。为了避免耽搁使臣行程,这两日,各国的使臣被6续请离了京城。

使臣们自然没什么异议,更何况因此变故,鸿佑帝的赏赐比往年丰厚了数倍不止。

于这些小国而言,这些赏赐不但是金银珍宝,更是一个偌大王朝的允诺与庇佑。

他们甘之如饴,没多作耽搁,便6续带着大车的赏赐启程了。

朝中大臣也忙碌了一阵,不少官员都被派去送行。

唯独安平侯府一片安宁。

毕竟一府之主的高烧还没有褪去,公主殿下又衣不解带地近身伺候,据说连汤药都不假人手,都是亲自捧到侯爷床榻前的。

这倒是没错。

怀玉阁中,明亮的日光透过枝桠上的白雪落进房中,赵璴将一碗晾得温热的“汤药”放在了方临渊床边,继而倾身上前,将他从床榻上扶着坐起来。

方临渊偷眼去看那碗“汤药”。

嗯,桂花蜜银耳羹,还是王公公今年新收的桂花亲自酿的花蜜,闻起来就是一阵甜香。

他顺着赵璴的力道坐起身来,不由得叹道:“躺了两天,感觉骨头都锈起来了。”

便见赵璴熟练地试了试他的额温,确认在逐渐消褪之后,将羹端起来,坐在他床边。

“明日应当就好了。到时可在房中动一动。”只听赵璴说着,搅了搅那羹汤,确认温度适宜之后,放在了方临渊手里。

方临渊只觉自己也要被赵璴照顾得四肢都生了锈。

他生平没见过这样心细的人,分明房中整日只他一人在此,却能有条不紊地把他的饮食起居全照顾得极尽周全。

以至于方临渊热这两日,似乎只管闭眼睡觉,张口饮食,其余全有赵璴提前为他做好。

就这样,赵璴甚至非但不手忙脚乱,还有空闲处理来往的信件。甚至有时还有时间闲坐下来,给方临渊点盏茶,做件衣服。

对,做衣服。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