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9章 第139章(第2页)

赵萍萍老实地点头,"给了。"

"这快到时间了,咱们早点儿去,跟学生错开。"李芳放下东西,自来熟地拉着她的手臂,"别见外,走走走。"

赵萍萍被迫跟着她,两人边走边说了会儿话,更加熟稔。她指指自己的嗓子,问李芳:“李姐,你不舒服吗?”

李芳道:“一到这儿就干得很,昨天一晚上就这样儿了,你多喝点儿水。”

赵萍萍乖巧地应声,"好的。"

她们提前去食堂打饭,赵萍萍舍不得,但还是大方地打了一荤一素,坐下后邀请李芳一起吃。李芳来得早,外向胆大,四处逛过,毫不保留地告诉赵萍萍。

赵萍萍听得很认真,主要问了图书馆以及一些院系教室的位置。

前些年,很多图书馆被砸了,但还是有所保留,大学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他们赵村儿大队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

受赵柯不厌其烦地灌输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有上进心的赵村儿人但凡有机会到外面,从来不放过一张纸。

赵萍萍想要去听课,也想去图书馆看书。

李芳摇头,"教室应该能进,但是图书馆,没有学生证明,你进不去。"

这时候,这所大学的学子们三三两两走进食堂,浑身的朝气蓬勃和书卷气,教人羡慕。赵柯总说:机会难得,一定要主动争取。

赵萍萍咬唇,不甘心。

她不是特别放得开的外向性格,此时却执着道:“回头我问问孙同志,不行我再想想办法。”李芳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我向你学习。”

培训正式开始在后天,第二天,另一个内蒙的女同志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她们共同的房间。女同志短发,皮肤黝黑,很爽朗地招呼:“你们好。”三人聊得欢,李芳好奇地问:“你们那儿不都是草原,养牛羊吗?也养猪?”

“我们也有城市,当然能养猪。”

之所以有这个养猪培训,就是因为政策鼓励农民养猪,而养猪

,不挑地域,哪一个省,都可以。

当下,猪肉就供不应求,以后经济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好,养猪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一定会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全国各地的学员们都是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从四面八方聚到首都来。

培训的第一天,所有学员都聚在讲堂外面。

几十个学员里,只有赵萍萍她们三个女同志,格外显眼。

即便一开始学员们就已经听说培训的学员里有女同志,也并不是每一个都亲眼见到过她们。有南边儿的男同志开玩笑,说这是他们这一期养猪培训的三朵金花。也有人言语轻慢——

"怎么让妇女出来培训?"

"女人懂啥?好好待在家里得了。""她们老家没有男人了吗?"

能出来的,无论男女,一定程度上,都是有些出类拔萃的,有可能是能力学识,有可能是人脉,有可能是家世。…

李芳她们两个都不是好惹的,听到这话,当即便反驳回去:

“女人怎么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一点儿不比男人差。”“我们草原的女儿,一样儿强壮勇猛。”

赵萍萍怕起冲突,拉住两人,劝说:“手底下见真章,我们都到首都来了,学习要紧,不要跟眼界小的人浪费时间和口舌。"

然而她这一句话,更让心胸狭窄的人暴跳如雷。

赵萍萍三人同省的同伴立刻上前来维护三人,男同志中也有对女同志没有偏见的,更多的是有点儿脑子,不会傻到想啥都说出来的。

都是来培训学习的,结交一些人脉的正经的,女同志出现在这儿难得,更得结交。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和,先前刻薄的男同志势单力薄,也不好再说什么,嘴硬两句,就过去了。

不远处,有两个男人一直在看热闹,一个中年,一个青年,青年脖子上挂着个相机。他们是《群众日报》的记者,专门过来的。

过了一会儿,学校的领导以及培训的教授陪着几位农业部干部一同出现。两个记者上前,为他们拍照。

青年记者给他们排位置,领导、教授们站在前排中间,不用动,赵萍萍她们三个女同志就站在第二排的中间,男同志们

则是包围着他们,分列在三排。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