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 黔州之行(第3页)

又接着道:“那城阳如何?”杜荷事涉东宫谋反,必是要死的,只可惜了妹妹。

“圣人为城阳公主再指婚薛氏——公主是先亲眼见过夫婿首肯的。”

李承乾颔首:“那便好。”

至于幼妹,李承乾当日是亲眼见到父皇将妹妹许给郑国公(魏征)之子的,便只问过平安就罢了。

剩下的——

“稚奴应该很好,东宫也是稳的。”李承乾看向姜沃,言辞依旧很直接道:“不然你也难坐在这里了。”

“倒是。”李承乾露出了一点好奇之色:“李泰还活着吗?”

见姜沃点头,李承乾长长叹了口气:“还活着啊。”

姜沃:……您这遗憾失望的也太明显了。

哪怕是第一回面对面交谈,姜沃心中也有些明悟。

她望着眼前人毫无虚饰的神色,也觉心如明镜台:比起昔日东宫中如履薄冰,如今能过这样每句话都全然出自本心的日子,大公子您,是不是更平静快活呢?

**

姜沃到蜀中没几日,便是贞观二十年的新岁。

说来也奇,这竟然是姜沃过的最像前世的一个除夕——根本没什么年味儿。

李承乾大概是从前过了太多庆典盛大的除夕与元日,如今就变成了完全不爱过年的人,一应坐卧起息与往日并无分别。

唯有院中被侍卫们换上的新桃符,那般新鲜的红色,才提醒路过的人,哦,已经过年了啊。

这万岭谷安静的仿佛被遗忘在时空之外。

不过姜沃觉得很放松。

以后的她,应是再也没有能够无所事事的清闲元日了。

*

过了贞观二十年的元宵节,姜沃便向师父辞行。

她自然是很舍不得的——这一别,只怕此生难再见。

但她得赶回去。

她怕来不及将黔州事带给皇帝。

*

姜沃来辞行时,李承乾正坐在院中竹椅上看《心经》。

闻言抬头:“太史令要回京去了?”

“是,臣已瞧过大公子安好,当归京禀明圣人。”

姜沃看得出如今的李承乾是真的心境平静,也惯了这种隐居生活。

听侍卫们说,大公子一年四季常竹杖芒鞋入山。

而且每次都带些他们看来奇奇怪怪的东西回来:有时是几颗松果,有时是一把溪流下的鹅卵石,甚至还捡回过昏迷的松鼠和小鸟。

这些日子,姜沃也见了几回李承乾披大氅持竹杖入山。

亦见过他在院中坐着,花了一两个时辰,将许多带回来的落叶一片片擦干——李承乾似乎有收集不同植株落叶的习惯。姜沃站在廊下,看到他手边的匣子里,装的全都是各色完整的落叶。

他擦拭落叶时,神色很宁和也很专注。

姜沃想,圣人听到这些一定会欣慰的。

她一定要赶回长安去。

风雪不能阻。

*

李承乾颔首,表示已知她辞行之意:“冬日路冷难行,太史令此去保重。”

姜沃问道:“大公子有无信物需要我带回长安?”

李承乾沉默片刻,忽然道:“父皇之前,其实有让人给我带过一封书信,只是我没有回。”

一来,不知该与父皇如何再如寻常父子般书信往来,二来……若是自己回了此信,父皇会接着寄送下一封信函吧。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