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4章 温饱问题(第2页)

他们从小到大的认识里,皇权就是维护皇家世家乡绅官吏而准备的,从来没听人说起过,百姓的利益才应该排在位。

谦王回过神有点激动,连忙问道:“怎样才能让百姓富起来?难道服役给了工钱百姓就能富起来?”

夏婧白了他一眼,“愚蠢!”

谦王一噎,随即脸红了起来,从来没有女人敢在他面前说他愚蠢,夏氏这是在挑战他的底线!

张先生在旁边看着着急,生怕夫妻俩拌嘴,赶紧亲自上场问道:“王妃,按您的意思该怎么做?”

谈及百姓生计,夏婧有了点耐心,“依照目前大禹的境况,百姓连吃饭都成问题,谈何富裕?谈富裕为时过早,目前亟等解决的是百姓的温饱问题,温饱都不能解决谈何展,你们说对吗?”

张先生听了这话有点激动,他连连点头,“王妃说的对,只是微臣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才能解决百姓的温饱。”

这个问题夏婧在脑子里稍思忖一会儿,便道:“这个问题有点深奥,但简而言之,就是多种粮食,多种桑麻,多织布,大力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出来的物资越多,百姓就不用担心没饭吃没衣穿。人吃饱有力气了,才会想着进取,大禹才有活力。”

谦王指向车间里干活的匠人们,“就如他们一样,拿到工钱能吃饱饭,他们才有力气积极的做事?”

夏婧点头:“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的参观过程,谦王和张先生都没有再提问题,而两人都在仔细观察做工的匠人,从他们细微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足。

对生活满足了,做事也有了动力。

可能这种就是刚才王妃说的活力吧。

直到两人离开,夏婧都没有陪着他们,因为她来铁工作坊有事要处理,不可能陪着他们耽搁时间。

离开铁工作坊,坐上了马车,谦王想着兵仗坊匠人做事的状态,再和铁工作坊这边一对比,区别太明显。

让他一时感慨道:“或许王妃所说的是对的,先生觉得我们要不要改变下兵仗坊的现状?”

张先生一脸笑意,“王爷真想改变兵仗坊的现状?”

“嗯,”谦王继续道:“现状不改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兵仗坊可能还会出现以次充好的事件。”

匠人认真做事得不到回报,可能还会出现以次充好的事情。

不用想,匠人的温饱不解决,这种问题一定还会出现。

张先生给予肯定,但也提出了实际要面临的问题,“王爷的想法很好,但您要考虑实际情况,我们官仓的银子可都有用处。亟待解决的这些事情,这里的备用银钱是不可能让您挪用。”

谦王摇了摇扇子,“本王知道你的意思,既然官仓里的银子不可用,那么我们也学王妃和小五的,将守备招的新兵蛋子全都拉出去磨炼磨炼,让他们适应下残酷的战场是什么样子的。别等上了战场,看到血腥战场又呕又腿软。”

“也好,那就按王爷说的办,兵仗坊那边我们试行一段时间,看有没有变化。”张先生赞同,但他的话留有余地,免得到时不成失了王爷的面子。

为了银子,两人就拉出新兵去剿匪的事又商量了一下细节。

说的口干舌燥,谦王端起茶盅喝了口茶,只是茶盅还没有放下,马车就晃了一下,手中的茶水全洒到了他的锦袍上。

浅色的锦袍上留下一大片茶渍,谦王的脸也全黑了下来。

今日这身浅色锦袍可是为了陪夏婧出来才特意穿的,这下好了,不用见人了。

张先生注意到谦王的脸色,先他一步掀开车帘问道:“怎么回事?”

话音刚落,车夫委屈的声音便传了进来,“禀报王爷,是有位小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才致使小的不得不紧急刹车。”

所以一切都是这个挡路女人的错。

张先生微微皱起了眉头,朝马车前面看去,只是看到挡路女子,眼里闪过诧异之色。

“怎么是她?”

谦王将身上的茶渍稍擦了下,听到他的嘀咕,忍着火气问道:“谁?”

张先生回过头来,“是牟家的姑娘。”

“牟家?”谦王一时没有想起是哪个牟家。

张先生解释道:“就是逃难时半路跟我们来岭南的荆州牟家,他们家的大夫人跟我们王妃算是同乡。”

谦王恍然,但弄得他一身茶渍,他还是没有好脾气地说道:“既然王妃认识,她不去找王妃找本王干嘛?”

张先生敛眉:“。”这他哪知道,最重要的是这话要怎么回答?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