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9 给大唐剧透安史之乱 李隆基 你才是昏(第2页)

“那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写得也非常妙。”

李绅凭借这几诗,一举成名。

刘禹锡惊为天人,特意上门拜访,想要一睹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的风采。

“刘大人谬赞了。”

李绅抚着胡须,心中非常受用,唤来家里的婢女“让厨房做东西快点,别让刘大人等久了。”

刘禹锡心想,李大人能写出那样的诗,一定是个特别简朴的人,不舍得浪费一点粮食,今天中午肯定没什么好菜。

可他又不是为了好菜来的,能见到这样一位好官便不虚此行。自己陪着吃糠咽菜也很满意。

刘禹锡连忙说道“随便准备就行了,在下这次能见到高风亮节的李大人,已经非常满足了。”

然而不久,一道道昂贵精美的菜肴被端上来。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都在这桌子上,二十个人吃都够了,可他们只有两个人。

刘禹锡眼睛瞪大,有一说一,他交过很多朋友,出入过很多官员府邸,却从没见过规格这么高的家宴。

皇宫的宫宴怕是都不能比。

李绅还不觉得满足,又叫来貌美的歌女来唱歌“最近我让她新学了曲目,刘大人赏脸听听,给点意见。”

他的神态非常放松,安排起来非常熟练,好像一直是这么干的。

刘禹锡哑口无言,过了好久之后说道“李大人,这饭菜恐怕用不完,如果吃不完怎么办呢”

李绅理所应当地说“当然是倒进泔水桶,难不成还让人吃”

“可以让家中的侍从吃啊。”

李绅笑着说道“家里厨房会做新的,如果让他们吃剩菜,他们得跟我闹了。”

他倒不是心疼家里人,他是在乎面子,他官职这么高,怎么能让家里人吃剩菜呢

刘禹锡哑口无言,当场让人拿来笔墨写了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从此,司空见惯这个成语诞生了。

李绅并不生气,反倒挺满意,感觉很有面子。刘禹锡这诗传出去,想必大家都要知道他有钱了。

他小时候日子过得苦,所以特别想往上爬,让人家知道他有钱有权。

刘禹锡不敢当面讽刺,只点到为止,见李绅乐在其中,心里有点犯恶心,恨不得穿越回去打自己的嘴。

李绅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行事作风哪里有这副模样

他就不该把李绅跟杜甫并列。

这是诗圣杜子美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很多百姓很震惊,他们原本以为杜甫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没想到对方也能为底层百姓出如此振聋聩的声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得多好啊

他们默默地记下了杜甫的名字。

谁愿意为百姓声,他们就会记住谁。

少年朱元璋揉着空空如也的肚子,冲着母亲喊饿“娘,好饿啊。有东西吃吗”

母亲也饿得面黄肌瘦,抿着干涩的嘴唇,捧着碗说道“喝点水,喝点水就不饿了。”

朱重八端过水碗,吨吨吨地喝了几口,肚子还是饿得直叫。

他口无遮拦地说“娘,为什么杜甫这诗里面,那些有钱人不愿意把东西分给别人吃呢他们如果救了那些穷人,那就是救了一条性命,这多好啊。”

他像是在说天幕中的人,又像是在说自己。

他服侍的地主老爷大腹便便,根本不需要下地做活,出门有好几个人抬,听说家里还有很多小妾。

地主家给狗吃的饭菜都比农民吃得好,往外倒的泔水都比别人家丰盛。

地主老爷怎么不来可怜可怜他们

母亲一脸平静,毫无怨气“有什么可救的呢这都是命中注定的。”

朱重八“命运是谁定的”

“当然是神定的。”母亲叹了口气,手上继续做着针线活,说起了道听途说的理论“人上辈子做的好事多,下辈子就能投个好胎,上辈子作恶的话,就过得苦。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