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81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哪个皇帝得位(第2页)

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朱家务农为生,家里很贫穷。他在整个朱家家族里面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

这个“重”是辈分。

重一,重二,重三是伯父生的,是朱元璋的堂兄。朱重四才是朱元璋的嫡亲大哥。

古徽州流传着一句俗语“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家里太穷了,小孩长大就要往外丢了。徽商那么达,一部分原因也是被逼的。家里养不活他们,所以年轻人必须背井离乡才能得到出路。

如果人生是场游戏,那么朱元璋拿到的是地狱模式,连饭都吃不饱。

朱元璋一家人给地主刘德干活。

古代没有儿童保护法,雇佣童工不犯法。八岁的时候,朱元璋便给地主刘德放牛。

这个地主很刻薄,不过地主很少有不刻薄的。据说,朱元璋经常被打骂,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总是吃不饱。

虽然生活贫穷,但日子还算安定幸福,哥哥娶了嫂子,生了孩子,家里越过越好。

与此同时,时间门已经来到了元朝末年。王朝末年总是相似的,各种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了,而元朝的尤其多。因为民族矛盾尤其剧烈。

元朝把中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原先南宋统治区域的汉人等等。

据说,杀死蒙古族人要偿命,杀死汉族人只需要缴纳一头毛驴的钱。

朱元璋九岁的时候,明朝的宰相伯颜,还提出了一个方案“杀掉天下姓张、王、刘、李、赵的汉人。”

元史顺帝纪载“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

宰相伯颜是蒙古蔑儿乞氏人,这个部落在草原上的名声特别臭,他们屠杀别的部落的人,并且吃人肉。

成吉思汗非常厌恶这个部落,几乎把他们杀光了,但还有残留,伯颜就是他们的后代,可能天性残忍。

伯颜重用色目人,极其讨厌汉人,直接废除了科举,还禁止汉人学习蒙古语言。

汉人宗族意识强烈,同姓人经常抱团。在这位宰相的眼里,把这些大姓杀光,那汉人就好管多了。

大家有没有现,这五大姓里面有三个姓是比较特殊的。

刘汉,李唐,赵宋,这几乎是中国古代最巅峰的王朝。杀光这五个姓的人,也等于重创这个民族的文化。

这五个大姓的人,脑门上都顶着一个大字“危”

好在皇帝觉得这太丧心病狂了,于是没有批准。但是消息传出去,激化了民族矛盾。

为了保住项上人头,那就反了吧

但这些东西,都跟朱元璋没什么关系。山村里消息闭塞,他也不晓得外面的情况,他忙着放牛呢。

比起天下大事,他更关心自己的牛放得好不好,今天会不会挨打。

唐太宗李世民面色骤然变冷“这元朝宰相狗胆包天,果真是塞外蛮夷,目光狭隘,丧心病狂,畜生都不如。”

长孙皇后劝说“陛下,天幕说了皇帝没有同意,说明皇帝还算有理智。”

唐太宗还是很生气“一国宰相能提出这种事情,说明不知道残害了多少汉人。皇上还能重用这样的人,说明也是一丘之貉,好不到哪里去。”

“还想杀光李姓人,真是残暴不堪。大唐也有很多外族人,可从来没有这么荒唐过。你说是不是”

长孙皇后叹息,也觉得很离谱“陛下说得对。”

“你曾经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之如一。虽然还是有人轻贱异族人,但比起元朝,简直好太多了。”

“宰相都这么心思狭隘,元朝怎么可能长久”

唐太宗李世民态度平等包容,在揍翻周围那些小国之后,允许他们的国民来到大唐谋生。如果有外国人愿意来经商,那么大唐还会援助。

李世民之后的皇帝,也在民族融合这方面做得不错。

于是涌现了一批外族官员。比如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和高仙芝。

唐太宗李世民一想到那水深火热的元朝百姓,就觉得难过,眼角有点湿润。

“那个人既然是宰相,说明学的是汉族的官职,也受中原文化影响。这些窃贼学走了华夏的文化,并不感激,还想刨华夏的根,朕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他狠狠地骂了一通伯颜,然后用手帕擦拭眼角“大宋怎么这么没用,让这些丧心病狂之人入主中原,朕恨不得出生在那元朝,改天换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