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章 母后皇太后(第2页)

挑战一下后位,甚至混个太后当当了。

更免旁人猜疑他说一套、做一套。嘴上大义凛然,实际上还是想将大位传给亲儿子。

的确。

梦里大明十六帝,没有子嗣的被黑得一个比一个惨。

自家儿子但凡可用,他都不会另作考量。

但他不是代宗,不会急吼吼地确定皇位继承人。回头仔细调养身体,好生努力,再不至于千顷地一根苗。

咳咳。

若这是天命不可更改,就把侄子们甚至有出息的宗室子弟都纳入考量。以贤以能,以哪个更能让大明国祚安稳。

而不是因他是自己唯一血脉,就不管好赖,扶不上墙也硬扶。

好比皇考当年而立才得长子,为了好大儿即位合法性,不但儿子还没满月就无故废后,四个月就急吼吼立为太子。

六岁才会说话,硬被说成天赋异禀。

啧!

可真够异禀的,几辈子攒的那点家底子,让他几天就败完了。

就这还没羞愧自杀,以谢祖宗了。而是顽强地活下去,不惜给敌军叫门也要活下去。活到复辟成功,反攻倒算。

再把代宗跟群臣八年间攒的些微家底再次败溜光,还留下个百年隐患的套寇。

刚一死,就爆了荆襄流民大起义。要不是他命短,要不是他儿子争气。那所谓的明英宗,都得混成明末帝……

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

也许是梦中的情景过于惨烈吧,横竖朱祁钰想起那好兄长来就满心怨念。

恨不得他死在瓦剌。

然而天不从人愿,根据最新奏报,危急时刻拿弓弦比划他脖子,差点把他送去见列祖列宗的也先重又恭敬起来。

一路鞍前马后地伺候着,猎着点新鲜猎物还先奉给他。待到了虏廷老巢,阿剌知院等率众跪迎,礼仪周到着。

俨然瓦剌还乖乖向大明称臣纳贡时。

可实际上,也先在京城一役吃了大苦头,受了大损失。三不五时地率人劫掠边城,也常往京中来信。

换汤不换药。

以奉还圣驾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

再度入寇之心始终不死。

日前就抓到了三个里通外国的奸细,两个太监喜宁的家奴,另一个更是忠勇伯把台麾下的指挥使。根据他们的供述,喜宁自打随上皇被俘就投了敌。

就是他趁着奉上皇命回京取金珠时见了京城布防,如数透露给了也先。

才让知道了京中虚实,继而引兵来犯。

其兵败逃走后,喜宁还建议也先趁大同空虚先给占了,挟太上皇当土皇帝呢。

亏得也先没听,否则……

那后果严重的,让群臣听了都好一阵咋舌。

不过一劝失败,他并没有放弃,又几度怂恿。也先虽有心,但北地天寒行动不便。只等着明年春暖花开,水草丰美了再来入寇呢。

群臣愤怒,朝堂上就是一阵乱骂。

比起无能狂怒,朱祁钰更注重他们对于威胁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兵练得怎样了?双头铳打造好了没,效果又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