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百四十二章 要两面赚良心钱(第3页)

至于装精油的容器,依旧是袖珍版小竹篓。

为何不漏呢,这是从外面逃荒新入户二道河的村民教的,让用石灰、桐油和猪血混合到一起刷在纸上,裱完晾干。

然后用竹篾一根根向上编,这般就会底小、口小、肚大,让放心用去吧,不信提前试试,成本低廉还存油不变味,他们老家就用这个装油、醋和酒。

这个方法让老许家高兴坏了,一眼就看出它最大的好处是口封死后不怕摔,运输还很轻便。

这般许家的高度白酒就能往外运了,各种需要靠坛子瓶子装的也能往外运,不怕冬天路滑坛子碎了,成本确实会低很多。因为这里成本最高的裱糊纸,雷家窝正在加班加点造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村里人不知道的是,许田芯收走一车货,许老太那面就赶走一辆驴车。

许老太一共订了六辆驴车。

许老太每次将货物捆的严严实实,外面罩着油布,用的结绳法还是现代儿子教的特战队员手法,一般人想解开只会越拉越紧。有人动没动过货,一眼就知。

驴车也都带车厢,没人知道车里装的是啥。

搞得商铺和村里两拨蒸干粮的妇人,还误以为拉走的是干粮。以为许老太人还没出发去出城,又和赵镇亭媳妇合作在镇里卖吃的。要不然那些干粮哪去啦?

祖孙俩一上午运走四车货后,许田芯最后一站来到了关爷爷这里。

关二秃现在没有家。

他当初打捞出魏丰收说:“娃,只要你给我当女婿,岳父给你一个家。”

可是在红枣爹魏丰收一口应下后,老关家的房子就扒了,新房在建,旧房不扒,新房去哪里盖?

然后事情就变成了,红枣不仅要带着新母亲英子一起去田芯租赁的工坊借住,红枣爹还要带着岳父和继子一起住窝棚。

魏丰收免费给老关家盖房不说,夜里还要给关二秃和虎撑盖被子做饭。

他还不如以前呢,以前睡澡堂子不至于住窝棚,又能见到英子。可从定下亲事却见不到了,英子非常放心将爹和儿子交给他,自己忙着去灌蒲绒枕芯挣钱。还说她爹和儿子有事的话,让他转告给红枣就行。

所以许田芯来到的是一片露天地,附近还长了许多艾草。

直播间家人们不约而同打出省略号,以表达惊讶。

因为这片露天地,俨然成为一个制艾的加工作坊。

蓝天白云下,四名乡间郎中,许家庄曾经救治过许昭昭的郎中也在,他们正头戴一块布巾,专心致志坐在桌前,用手心搓已超过十年的陈年艾草。

真正的制艾过程,需要将野生艾采摘回来后先挑出杂草,拍打艾灰,将叶子和梗进城分离,要经历五遍用石臼捣碎,五遍过筛,一遍遍换成更细的筛子,每一遍也都要挑选杂质,挑出艾梗只留艾叶。再用擀面杖敲,一点儿不比老许家做鱼敲面省力。

甚至最好品质的艾,这里的人讲究不是能做出艾绒就行的,都不能用石臼,而是用手心搓揉艾。这般价值才会很高。

所以在四名郎中身后是超过近百人的半大男娃,正用石臼和筛子将三年陈艾捣五遍筛五遍,擀面杖敲击艾绒带着回声。

许田芯坐在一张用蒲草藤编织的小桌前,桌上特意摆着用艾草做的驱蚊盘,燃着艾草和陈皮做的精油熏香,放在她做的梨子灯里。

就是把梨肉抠出来了,这叫发光的梨,许田芯比心,和直播间家人们不梨不弃。

另外还摆有刚刚采摘的最好的艾草样品,以及一套茶具,里面泡着佩兰。

许田芯没有着急将要售卖的艾绒条、泡脚包、泡澡用的浴兰汤包等等商品先拿出来,要插一句,她之所以泡佩兰茶喝,正是因为泡澡包里有艾草、有菖蒲、有很香的佩兰。

古代的兰草指的也正是佩兰,寓意高洁的品性,在南北朝时期蹭将端午节叫做浴兰节。

她希望家人们端午这天都买一个这个泡澡包,放在浴缸里,芳香化湿。

许田芯先有请了她师父关郎中,让盘腿落在另一个蒲草垫上,她开场道:“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再来,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然后她以自己不解的角度,正在问师父,真正三年的艾,研磨出来是什么颜色,五年的又是什么颜色。

看市面上的那些,还怎么糊弄现代的家人们。那叫每次艾灸都需要一两个小时,不好的浪费时间不要紧,再闻两个小时没用的烟,那不是坑人呢吗?

连这次家人们买不买都不要紧,她一定要告诉现代那面什么是真的。

“还有七年之病为何要选三年之艾,一年的到底有没有用。您为何只在端午前这段日子割艾草,是不是真的就五月艾六月蒿,七月八月当柴烧了。您又是怎么储存三年艾,五年的,甚至还要十年的,是否要每年都拿出来晒几日,放几年会有损耗吗?也就是说,本来存一百斤,最后变十斤。”

关二秃品了口茶,他终于觉得自己像师父了。

“……咳,你且听为师娓娓道来。”

喜欢我家直播间通古今()我家直播间通古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