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2章 封赏(第2页)

但是,大胜关之战中,这些总兵也确实玩命搏杀了,功劳肯定是有的。

至于这个功劳够不够封爵,封什么样的爵位,关键还是要看皇帝是不是够大方?

因此,当方正化开始宣布圣旨的时候,不管是吴三桂还是黄得功等人,都是竖着耳朵听着。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圣旨一开始,就点了他们的名。

吴三桂,完成整编关宁军,随驾于扬州救灾,大胜关之战,奋勇杀敌,悍不畏死,追杀贼军于千里之外,封宁远伯,为二等伯爵;

黄得功,守凤阳有功,随驾于扬州救灾,大胜关之战,奋勇杀敌,悍不畏死,追杀贼军于千里之外,封开原伯,为二等伯爵;

高杰,剿灭徐州银鼠贼军有功,随驾于扬州救灾,大胜关之战,奋勇杀敌,悍不畏死,追杀贼军于千里之外,封米脂伯,为二等伯爵;

马科,随驾征战京畿之地,多有功劳,又随驾于扬州救灾,大胜关之战,奋勇杀敌,悍不畏死,追杀贼军于千里之外,原封西宁伯晋升一级,是为一等伯爵;

唐通,随驾征战京畿之地,多有功劳,又随驾于扬州救灾,大胜关之战,奋勇杀敌,悍不畏死,追杀贼军于千里之外,是为泾阳伯,是为二等伯爵;

陈永福,剿灭徐州银鼠贼军有功,随驾于扬州救灾,大胜关之战,领龙威营屡破强敌,追杀贼军于千里之外,封开封伯,为二等伯爵;

高一功、李来亨,追击建虏有功,随驾于扬州救灾,大胜关之战,奋勇杀敌,追贼军于千里之外,劝降贼军无数,封芦山伯、三原伯,皆为三等伯爵;

马进忠、惠登相于大胜关之战为朝廷内应,于贼军重围中拼死厮杀,悍不畏死,拖住贼稳住战局,又追杀贼军于千里之外,封武昌伯、清涧伯,是为三等伯爵;

兰陵营统领刘兰玉所部,从北到南,救护受伤将士无数,功劳甚大,封为兰陵伯,是为三等伯爵。

堵胤锡,冒死传回贼军勾结勋贵欲图皇帝之消息,领军追击收抚贼军无数,封光化伯,是为二等伯爵。

另外,在去年时候,崇祯皇帝追封战死的贺珍为宣城侯,其子降爵袭宣城伯。爵位革新之后,便是一等宣城伯;

周遇吉为三等忠勇侯,贺赞,宁龙,刘九卿,魏师贞为二等伯爵。

南方的阎应元,是二等大胜伯。

这么算起来,崇祯皇帝封出的爵位如下:

三等侯:周遇吉、郑芝龙。

一等伯:马科、贺珍儿子袭爵。

二等伯:吴三桂、黄得功、高杰、唐通、陈永福、阎应元、堵胤锡、贺赞,宁龙,刘九卿,魏师贞。

三等伯:高一功、李来亨、马进忠、惠登相、刘兰玉。

不得不说,也就是开国皇帝和造反成为皇帝的成祖皇帝封出的爵位比较多之外,接下来便是崇祯皇帝了。

要说大方,也绝对是大方的。

崇祯皇帝这么慷慨,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最主要的一点,这些都不是降阶承袭爵位。另外,这些人都是追随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凭军功封爵。其中唯一一个不是军功封爵,而是换爵位的,是郑芝龙了。

马科比较占便宜,北方的战事打了,南方的战事也打了,比起其他人就要高一等爵位。

堵胤锡虽然是文官,却做着武将的事情,并且大明朝原本就有文官封爵的先例,因此,崇祯皇帝要竖个文官典型,就封他一个二等伯爵了。

另外千金买马骨的,还有高一功和李来亨。他们并不是一路主将,按道理来说,本不该封爵的,但是崇祯皇帝就是要给其他还未归降的贼将看,当然,还和下一步计划有关。

刘兰玉的三等伯爵,也是一样。一个女人能靠战功封得爵位,肯定能引大明所有女人的羡慕,并以之为榜样。当然了,秦良玉也肯定是要封爵的,这一点,崇祯皇帝心里有数。不过不是现在,而是等他领兵平定蜀地之后。

此时,这些爵位一封出去,顿时引得武英殿内所有人都是兴奋。

皇帝出手这么大方,如果能多立功的话,说不定自家也能得到封爵的机会呢!

特别是那些武将,比如南京的刘肇基,乙邦才和马应魁等人,还有属于南京水师的顾三麻子等人。

文官这边,因为有堵胤锡的例子在,吕大器等人也有了盼头。

在黄得功等人谢恩之后,其他人也有加封,不过不是爵位,而是品级上的加封,基本上,所有在大胜关之战前后有功劳的,皆有封赏。

这次的大胜关之战,五万多京营将士,最终凯旋的,只有三万两千人左右。另外的一万八千人中,大概有两千人战死在大胜关,八千人受伤,剩下的八千人在追击贼军的途中或伤、或累、或染病、或战死等等。

可能之后会有一万伤兵左右能归队,但是剩下的,大概都是伤残需要退伍了的。

而李自成所部这边,被打死其实也不多,就只有八千人左右,还多是在追杀时被杀的,其余的大顺军军卒,基本上都是投降,因此,朝廷这边,一共俘虏了二十五万人马。

剩下的大顺军军卒,都逃散了,或者散落高山大深谷中,或者跟随他们的头目跑去了云贵和广西等地。

南京这边的俘虏在皇帝南下之际,奉旨整编为类似宋朝的湘军,什么活都干那种,也有点类似后世的劳改。

如今,崇祯皇帝按惯例下旨,京营扩编为十万人马,原有的将士差不多都能升官,新兵的补充就从那些俘虏中挑选出来。

剩下的俘虏,崇祯皇帝给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回家务农,另外一种是编成农垦军和基建军,专职种植和道路修建。

接下来的时间,崇祯皇帝一直待在南京城,不管是南京钱庄的运营,新钱的引,还是战后各种事情的实施,比如受伤将士的安置,南京各衙门的重整等等,皆需要他在此坐镇。

还有江南各地粮食的收获情况,甘薯的收获情况,各地剿匪的情况,百姓灾后重建,以及长江水涝的情况等等,皆需要崇祯皇帝来处置。

新的京营,扩编了几倍,整合也需要时间。

如此种种,崇祯皇帝决定,等到年后,新的京营整编大概有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渡江前去收复中原和西北等地了。

当然,他的这个打算,其实也有一点不能讲得私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