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2章 买下龅牙胡的废品(第1页)

如今房子产权都在国家手里,只有部分私有产权的才能对外出售。穗城做生意的人多,又是沿海城市,房子需求大,二手房足以卖个好价格。

龅牙胡早就给房子谈了个好价格,可房子是空着卖的,没有买房送家具家电的说法,卖房价格本就不高,再送一屋子家电家具,那可就亏大了。

龅牙胡是个精明的商人,不能做亏本生意,他没同意把家电家具送人,想着给亲戚国外的孩子留个念想。

十几年没回来了,总该想家想父母吧?前些年国内是不太平,可不代表以后不太平,国门放开了,国外的游子总该回来寻根。

龅牙胡思想传统,认为老人家的东西必须留着,哪怕把大件家具家电给卖了,老人家的私藏日记啥的总要留吧?

真卖给收废品的人,龅牙胡不忍心。

听着龅牙胡骂了一嘴的“扑街仔”,楚榆和舒兰总算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二手家具家电不值钱,最多卖个百来块。

这也就是搁八十年代,楚榆前世卖个旧冰箱,进口的名牌冰箱,收废品的人一分钱不给,还找她要5o块钱的搬运费,着实离谱。

龅牙胡踢着几个纸箱,里头是一些拓碑、板画之类的,还有几张字画字帖,最上头是一张没画完的画,两位老人家是个文化人,晚年生活全靠绘画写字打时间了。

收废品的大爷骑着自行车来了,操着一口让人听不懂的福省话,抡起秤就把字画、书籍啥的拢成一堆,满嘴嫌弃:

“所有纸都按照废品收购价格,一分钱一斤,一共4o斤,4块钱,其他乱七八糟的,打包处理,给1o块钱,一共14块钱,卖就卖,不卖就算。”老头子挺硬气的。

这么一大箱子书、字帖啥的就卖了4块钱?

4块就4块吧,旧书价格本就不高,还有不少信件、日记本啥的,能卖出去都算不错了。

可其他东西只卖1o块钱,着实有点低了。

其中还有个拓碑呢,这种东西肯定不可能是古董,可老人家做这拓碑也费不少功夫,用旧了的收音机、桌子、椅子啥的,也值点钱吧?

楚榆心软,觉得就这样卖了,实在可惜了,好像老人家的一生被扔进了垃圾桶。老人临终前都没等到自己的孩子,东西又这样被扔了,楚榆这个外人都不忍心。

龅牙胡懒得说别的,挥挥手打算给卖了,14块钱和卖房钱一起汇给国外的亲戚,换成美金真没两块钱,可也得卖啊,不卖的话,龅牙胡哪有心思天天往这跑?

“养这儿子有什么用?老子死了都不回来看。”

楚榆沉默片刻,她寻思着字帖还挺好的,倒不如拿回去练字,有些老字帖市面上已经绝版了,毕竟刚从那十年过来,好多文物被损毁,楚榆想把这字帖啥的给留下。

“胡老板,我给你14块钱,老家具就免费送给收废品的,这些字帖文件啥的,就打包给我吧。”

胡老板一愣,“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

“我正好要练字,不忍心看老人家的东西被当成垃圾处理。”

龅牙胡当然不会拒绝,收废品的免费得了旧家具,也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楚榆把纸箱子搬进胡老板的车里。

胡老板挺感慨,很多人对遗物会有忌讳,楚榆倒是不讲究这些,他是看不懂字帖拓碑啥的,这姑娘看着像文化人,要是能用上一用,比卖给收废品的当垃圾处理要好。

舒兰不理解楚榆为啥买一堆垃圾,但她看出楚榆不忍心,就帮着把东西搬上车。

龅牙胡开了二十分钟,车子停在炸天胡服装厂门口,服装厂是老式大门,要有人把门拉到一边,车子才能开进去。

有伙计上来跟他说布料的事,龅牙胡交代了几句,楚榆听了个大概,龅牙胡的布料是从港城偷运进来的,这次做格子裙的布料,来自深水埗的棚仔布料市场。

“难怪胡老板家的衣服质量好,原来布料都是港城来的。”

“肯定的啦,我用国内的布,的确良什么的,你们这些眼刁的也看不上。”龅牙胡转头骂开门的年轻人,“扑街仔,不要命了,厂里这么多布料,你在这抽烟!”

年轻人被骂的抱头逃窜,舒兰看得目瞪口呆,觉得这粤语骂人果真得劲。

炸天湖服装厂有个习惯,出过的所有款式,都会在厂里留样保存,服装厂专门辟出一个仓库存放旧款。

龅牙胡叫人把所有款都拿出来摆好,“左边这排是新款,全都是没上市的,有些还是明年的款,你们可以提前订货。右边是前几年的旧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