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中较劲(第2页)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并不是太好,本地城市规划的展度也受到了限制,但凡出现一个还过得去的好项目,就有一大堆开商疯抢。

反周期投资,跑步入场,储备土地,一边开一边等升值。

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外行都懂,在这一行打拼的从业者,自然看得更清楚。

过江猛龙想要被接纳为自己人,哪一行都不容易,文娱圈如此,房产开一样,待展成熟后的计算机互联网也差不多,来来去去,都是那一拨人在折腾。

-----------------

就在金尚和李萱在家悠闲度日,吃过晚饭,带着一大堆食材回去的时候,央音校园,练了练歌喉,又去试了下舞蹈减肥健身效果的方桦和梅逢春,在校门口小馆子吃饱了之后,回到音乐教室,准备再熟悉一下新歌的旋律和节奏,再去附近的夜市逛逛。

“小春子,这歌,不适合你!”

方桦好心地提醒着。

好友总是想要和小表弟分个高下的心思,实在是太强烈了。

自从两人分别了单曲之后,销量都还可以,市场反向和业内人的口碑都不错。《明月几时有》的词几乎无可挑剔,《口是心非》的曲明显更胜一筹,两者各有千秋。

歌手的唱,也十分有辨识度。

在广大歌迷看来,梅疏影的音色很特别,十分抓耳;元休的歌喉音域宽广,高低切换,真假音过度平滑不突兀,乐评人都指出,他是个天生适合金属摇滚的乐手,虽然在《口是心非》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富有诚意演唱,也得到了不少关注和赞誉。

销量、唱片公司关注度、传唱度方面,梅疏影稍占上风,但是在比较专业的圈子里,觉得元休更有前途的,占据多数,甚至个别心直口快的电台主播在节目中坦言,如果不是《明月几时有》的词实在是太“犯规”了,压根就没有和《口是心非》相提并论的资格。

这种明显涉嫌“引战”的言论,理所当然惹怒了不少梅疏影的支持者。

两种风格大相径庭的流行歌曲,同步行,一曲成名,被歌迷拿来对比也很正常。

没有取得“全胜”,在商业行领域占优,却在职业技能上被不少行内人点评稍逊金尚这个外行,让梅逢春有些不服气。

有空的时候,也想试试金尚唱作的歌曲。

《送别》这种难度不大的民谣就不提了,《最初的梦想》稍微有点门槛,对受过专业教育的央音学生来说,也不在话下。

唯有挑战《口是心非》的试唱,十分不顺利。

“难怪歌迷普遍反馈,听起来不觉得有什么难度,自己唱却怎么都拿不下来,这种……光有天赋还不行,必须得从小锻炼,保护嗓子,才能做到这一步。小表弟虽然是业余的,基础条件其实相当好。”

梅逢春有些丧气地回应道,

“你是不知道,这一曲《口是心非》并非他手里最能体现水平的作品。如果你听过那《玫瑰的名字》就知道,他的上限在哪里了。我唱《口是心非》都有破音,差得有点远。”

当梅逢春听到金尚在手工作坊里录制的《玫瑰的名字》,已经感受到了那个小表弟有些力不从心,那股想要努力唱好,却总感觉有些别扭的意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金尚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理论知识和技巧有欠缺,十成天赋,只能挥出八分,所以有点心慌气短的迹象。

可是,梅逢春自己连演唱难度更低一点的《口是心非》都拿捏不稳,岂不是更让人难受?

“老天爷眷顾,天赋异禀,跟这些人比什么?唱歌又不是炫技,我承认你的小表弟确实很厉害,可歌迷又不会管谁的嗓子好,唱功更出色。只要歌好听,普罗大众接受程度高就行了。真要比拼专业技能,戏曲大师,美声歌手,碾压了绝大部分流行歌星,可这些人里,有几个出名的?”

方桦满不在乎地说道,

“又不是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东西,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自然更好,其实,做一个老百姓喜欢的音乐人,就够了。”

“你说得轻松,专业的输给业余的,多丢人啊!”

“谁输谁赢,还说不好!你要是带着这种心态混歌坛,以后会有受不完的气。”

“其他人不管,输给阿尚就不行。本小姐从小到大都赢麻了,怎么能在最擅长的领域丢面子?”

“随你!”

方桦玩了个花活,一边挥舞鼓槌敲着欢快的鼓点,一边转移话题说到,

“你的小表弟说的,练一练舞蹈,确实有必要。你的台风,太拘谨了,没有那种挥洒自如的感觉,多活动一下,有好处。以后,说不定还用得着。还有……不到两个星期,我瘦了四斤诶,少吃点零食,少喝点果汁饮料,每天蹦蹦跳跳一会,效果真不错。这样看来,我还真有可能减肥成功。”ap。zx。org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