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页(第1页)

  年轻士兵提好裤子,顺手揪了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剔牙,歪头说道:“能去哪,去北边峦安郡和人打仗,峦安郡内又有人反了。”

  “这峦安郡比濯阳郡还惨,我听说从去年就没下过雨,地里庄稼都旱死了,一个郡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能不反吗?反了还有条活路,不反就是死路一条。”

  王老三也不讲究,站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脱下漏脚趾的布鞋,倒出里面的小石子。

  河里面传来一些声响,很快又平静下了去了。

  他随口附和道:“是啊,都是和咱们一样的贫民老百姓,谁不是爹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要不是这世道把人逼上绝路,谁愿意反?自己人打自己人可真他娘的没意思。”

  年轻士兵显然被触动了伤心事,“我离家的时候才十五,家里穷交不起赋税,只能被抓过来当兵,五六年过去了,家里连个信都没有。”

  “濯阳郡周围一圈都在打仗,只有濯阳郡还算好点,募兵征粮可不就从濯阳郡出?我听将军说,这次本来也没指望从平宁县征多少人,最主要的是粮食。

  咱们这次可是大丰收啊,够兄弟们吃一段时间了。

  将军真仁义,看到没,刚抢来的粮食就下锅给咱们填肚子。”

  王老三重把鞋子穿上,说:“还是将军有远见,知道跑平宁县。濯阳郡内也就平宁县靠南情况好一点。看到没,我脚上的鞋子还是刚才去那个镇子上抢的,爷爷我从出生起就没穿过布鞋。”

  年轻士兵说:“不是将军有远见,是咱们本来就离平宁近,我听将军说,赵将军和谢将军也都快到平宁了,他们来可是既募兵又要粮食,尤其是谢将军,被叛军伏击,伤亡惨重,肯定要从平宁县征不少人。到时候这平宁县指不定成个什么样。”

  “走,回去,灶该开了,赵六那个遭瘟的,心狠手辣,去晚了能一点东西都不给人留。”

  年轻士兵也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把狗尾巴草随手往河里面一扔,“听说赵六在平宁县里面捅人了?”

  王老二感慨,“可不,要不说他不是个东西,捅的还是个少年娃,看着也就十来岁,捅完还不让人家去看大夫,说不定现在人已经埋了。多好一孩子,和我家大娃差不多大,长的白白净净,一看就是个读书的料。”

  “我回来问赵六,赵六说他就见不得人家过的比他好。真是个阴损的小人,咱们都离他远点,不然指不定哪天就被他卖了。”

  两人说着说着走远了。

  “真是臭死了。”王老二脱鞋地那一刻,李叔河简直以为自己要被熏死了。

  李仲海悄悄移到李伯山身边,用只有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哥,那个赵六是不是捅大牛的人?”

  李伯山咬牙切齿地说:“应该没错了,可恨的是仇人就在眼前,我却没办法给大牛报仇。”

  李仲海安慰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以后有机会了,咱们再找那个赵六报仇,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把这一夜度过去。”

  李伯山并未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不能等天亮,天一亮就容易被人现,等他们熟睡后,咱们沿着河道能跑多远是多远,只要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咱们就能成功逃脱了。”

  破庙外,官兵架起大锅,开始煮肉熬粥,各个拿个大海碗,呼噜呼噜喝的痛快。

  除了被抓的壮丁,其余人皆高高兴兴。

  终于吃饱喝足后,开始三两成群聚在一起睡觉。中间只有看守壮丁和守夜的人没睡。

  “走!”

  李伯山四人趴在淤泥里,不断向前移动。身上的衣服破了,鞋子破了,胳膊上被划出了伤口。

  爬出一里地后,开始弯着腰沿着河边茂密的草丛前进。

  等走了五里路,远的看不见破庙了,官兵也不可能追上来了,四人终于松了口气,开始上岸,大步往下河镇狂奔。

  路上三三两两的灾民面黄肌瘦,看到四个浑身沾满泥浆的怪人从身边跑过,也只是麻木地抬了一下眼皮,接着挖野菜树皮。

  第9章决定“爹!娘!我们回来了!”鱼娘在……

  “爹!娘!我们回来了!”

  鱼娘在院子里练字,她的《汤头歌》已经背完了,现在要做的是不断的温习。

  听到三叔的声音,她忙转身回头看,一下子愣住了。

  三个高高的泥人站在家门口,说是泥人,一点都没夸张,脚上,腿上,手上,脸上,眉毛上,头上,都被泥块糊住了。

  二丫被吓得躲在鱼娘的身后不敢出来。

  鱼娘缓过神,还是认出了这是她的亲爹和叔伯。

  “爹,你们怎么搞成这样了?”

  李仲海道:“等会儿再给说,我先去洗个澡。”

  李伯山已经大步走到井边,用力摇动轱辘,打上来一桶泛黄的水。

  看到藏在鱼娘身后的二丫,冲她咧嘴笑笑,二丫被吓得眼角噙泪。

  李仲海环顾一圈,也没见到自己的爹娘,连大嫂还有陈氏顾氏都不见了。

  他开始慌了,“家里没出什么事吧?”

  鱼娘摇摇头,开始给他一一解释,免得他有什么误会。

  “没有,是镇子上的刘老秀才昨晚跳井走了,爷爷和奶奶都去他家了。大伯娘和娘去大舅公家里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