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2页(第1页)

  刘大舅面露为难之色,他既想去参加法事,又怕出门有危险。妹夫的话一向是对的,万一出了院子真有个好歹就坏事了。

  李伯山能拦住刘大舅,却拦不住刘氏,刘氏振振有词:“我去是有老天爷保佑的,老天爷是不会让我得病的。”

  说完刘氏提起竹篮,往里面装肉干、鸡蛋等祭品,这些东西是他们最好的食物。

  鱼娘知道有她在,李家人和刘家人是不会染上时疫的,即使真的患病了也能治好。

  对于刘氏这个固执迷信的老太太来说,想改变她的想法难上加难,除非刘氏像她一样重投胎换个地方,不然这些神鬼之事刘氏是不会放弃的。

  鱼娘想了想,找出来几块细布,这是李大成留下来的古代版“口罩”,“奶奶,你戴上这个。”

  刘氏原本已经走到门口了,听到鱼娘叫她,转头看见鱼娘手里的一块白细布,

  她摆摆手:“我不用这个,去祭拜神怎么能蒙面,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

  鱼娘硬把口罩塞到刘氏手里,忽悠她:“奶奶,你想想人那么多,万一老天爷眼花了顾不上你,你要是染上了时疫怎么办?”

  李伯山在后面道:“是啊娘,鱼娘说得对,参加法事的人都聚在一起,老天爷搞混了,你不就麻烦了吗?”

  刘氏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这才把口罩收下了,她突然又想到了运势一说,上下打量了一番鱼娘,这是个运势好的,老天爷也偏爱运势好的人。

  刘氏琢磨着,不如带上鱼娘一起去,这样的话老天爷保佑的几率更大一些。

  她笑眯眯地看着鱼娘,脸都快皱成了一朵花,“鱼娘,你要不和奶奶一起去?求老天爷保佑你不生病。”

  鱼娘冷不丁打了个寒颤,面对刘氏的笑脸她还真不习惯,她确实想去外面看看,不过不是为了求老天爷保佑,纯属是好奇,能去看一场古代原生原味的祭祀,这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经历。

  不过,即使她不回头,她也知道陈氏的目光一定在紧紧盯着她,于是鱼娘只能摇摇头,小声道:“我怕。”

  刘氏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鱼娘,“你怎么这么胆小?”却也没有继续强求。

  陈氏在后面松了一口气,这种事还是让娘自己去掺合吧,别带上鱼娘就好。

  城内怪象百生,除了请道士做法事,贴黄符,还有各种各样的偏方也开始盛行起来,什么喝狗尿、挖锅灰……鱼娘大开眼界,为百姓的想象力深深折服。

  好在鱼娘他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只耐心等待李大成从石家回来即可。

  城外并不比城内好多少。成千上万的灾民聚在府城外,吃喝拉撒都用护城河的水,如今河水里臭气满天,各种污秽之物都被扔到了里面。

  若说起疫情,城外是最初源的地方,比起城内有过之而无不及,患上时疫的灾民七歪八斜病殃殃躺在地上,苍蝇围着灾民乱飞。一眼望去,触目惊心。

  □□的灾民虽然渡过了河,却没有打进城里,城门坚不可摧,只凭一根圆木和吃不饱的灾民,想进城简直比登天还难。

  灾民从最开始的士气高涨,到如今的死气沉沉,不过是几天的功夫。

  领头的灾民靠在城墙脚下,见身边的人东歪西斜,气的他狠狠地锤了一下城墙。

  青黑色的城墙厚重古朴,矗立在身后仿佛坚不可摧。

  一人建议道:“大哥,我看咱们硬撞是进不去了,不如想个办法瞒过守军进去。”

  领头的灾民也是无计可施,他本来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凭着一腔孤勇聚集起一帮人,真要动脑子,还真是转动不弯。

  “你有什么办法?快说,别卖关子了。”

  “大哥,声、东、击、西,咱们假装攻打正门,然后悄悄派一批兄弟绕过正门去侧门,让他们以为咱们都在正门,实际上咱们真正要攻打的是侧门。”

  领头的灾民笑了,“你小子,有这好法子怎么不说出来,我看可行,等咱们攻进了城,我给你记一大功,封你为第一军师。”

  他也不懂什么是军师,不过戏文里都说军师是最足智多谋的人,想来应该是个大官。

  这边灾民在城外密谋如何进城,石家这边,陈夫人的病情也有了明显的好转,高热退了下去,也不再腹泻里。

  陈夫人除了脸色苍白、经常疲惫外并未任何不妥。

  而且,最庆幸的是除了陈夫人,石家没有任何人感染了时疫。

  既然陈夫人已经好了,李大成自然要回去。

  他叮嘱陈夫人,“近日还是要休养生息,不可劳累,饮食清淡,再将养一段时日,病症才会完全祛除。”

  石贵在床上躺了几日,一直敷着李大成的药,伤口里里外外也好了七七八八。

  他亲自把李大成送到门口,几乎热泪盈眶,这几天他们家算是在死门关上溜了一趟,能全须全尾活下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李大夫,多亏了你,要不然我和拙荆能不能活下来还两说,你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石贵的事,我一定鞍前马后为你办的妥妥的。”

  说着,石贵又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要递给李大成。

  李大成推辞道:“治病救人本就是我应该做的,你说的我实在担不起。”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