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章 道士半夜借宿见男主人长出狼牙道士说快去后山挖笋(第1页)

明朝年间,杭州府临安县有个塘秀村,这个村从南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里的人世世代代在这里靠山吃山,以农耕为主。

这里的环境确实不错,山上有药枣、毛竹、茶叶、石笋等等,老一辈的一些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村子,也就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安于现状,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

年轻一辈的人未必这么想,赵龙也是村里的一份子,他从小就在这个村里长大,可惜的是他从小就无父无母,家里一贫如洗,是年迈的爷爷一把屎一把尿将这个襁褓中的孩子拉扯长大。

赵龙一直想去深山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爷爷的年纪大了,对自己有养育之恩,他不应该这么自私丢下爷爷,不然爷爷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至于赵龙的父母,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就不见了,据赵龙的爷爷说,他的父母外出谋生,可是有一日爷爷打开房门,就看见门口有个婴儿,还留了一张纸条,爷爷才知道这是自己的亲孙子。可他的父母到现在都没有出现,是生是死,一直是爷爷心头的痛。

赵龙也知道爷爷的心病,从来不敢在爷爷的面前提自己的父母,因为爷爷年纪大了,他不想让爷爷伤心,只想要好好报答爷爷剩下来的日子。

有一天早上,爷爷吃完早饭就在院子里泡了一壶自己亲手种的茶叶,然后对着一旁在劈柴的赵龙说道:“龙儿,我知道你一直想去大山外面的世界看看,是我这个老家伙阻挡了你前进的步伐,现在你可以过你想要的生活了。”

赵龙以为爷爷开玩笑呢,一边劈柴一边吃力地说道:“爷爷你说什么呢?我还要陪伴在你的身边,我们要一直在一起。”

过了很久,爷爷都没有回应,赵龙觉得不对劲,就走到爷爷面前,看爷爷睡着了,便推了推他,说道:“爷爷,我劈完柴了,中午要吃什么,我给你做。”

可爷爷拿着茶杯的右手连同茶叶一起从胸口垂了下来,茶杯碎了一地,爷爷的手再也不动了。

赵龙用手放在爷爷的鼻子下面一测,跪了下来,伤心的喊道:“爷爷,你不要丢下我,呜呜呜!”

葬礼过后,赵龙每天在家里郁郁寡欢,没有了爷爷的日子他的心里失去了寄托,觉得日子好难熬,他时常想起爷爷说的话,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这天,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家里晒的笋干,梅菜干还有大米等等都拿出来,送给隔壁的李叔,并对他说道:“李叔,我决定到外面去闯一闯,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来,这是爷爷生前和我一起做的干货,现在给你了吧!”

李叔看着赵龙从一个婴儿长成小伙子的模样,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和父子一样,在深山里,人们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不会管你是不是自家亲戚,只要是街坊邻居,时间久了,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

李叔一听见赵龙说要出去闯荡,虽然舍不得,可还是祝福他,泪眼婆娑地说道:“孩子,如今你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以后要是想回来,和李叔一起住也没关系,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只知道干活,别生病。”

赵龙一一点头答应,他怕自己哭得会比李叔更伤心,就借口家里还要收拾,赶紧走了,他知道再聊下去,他就走不了了。

赵龙在收拾爷爷遗物的时候,也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件衣服,老人家一辈子住在大山里,生活简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留下。

理着理着,他看见床底下有一个盒子,这个盒子赵龙从来没有见过,打开一看,盒子里面是他婴儿时期裹的襁褓,襁褓里还有一张纸,里面写着龙虎山和白云观六个大字。

赵龙觉得这个东西有点蹊跷,为什么爷爷从来没有和他提过这个东西呢,而且还装在一个盒子里,这个盒子还放得这么好,仿佛是怕被人现一样。

赵龙觉得,反正都是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如就去龙虎山的白云观好了,或许能找到和自己的爹娘有关的消息也说不定。

就这样,他在这天的下午做了很多馒头,然后还带了水壶,打算在路上吃。

天一亮,赵龙就出了,也没有和隔壁的李叔打声招呼,他怕见了李叔两个人又要依依不舍,到时候场面会很尴尬。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跋山涉水,赵龙终于到达了龙虎山,可是龙虎山上大大小小的道观很多,他打听了好久,才在半山腰一个特别僻静的密林里找到了白云观。

赵龙敲了敲门,没有人应声,看道观的新旧程度,好像没有人,他观察了一圈,旁边有个小门开着,赵龙没有多想,走了进去,问道:“有人吗?我是路过的,想借口水喝可以吗?”

这时走出来一个白眉道长,看上去非常德高望重,赵龙便说道:“道长您好,我想借口水喝可以吗?”

道长慈眉善目,忙说:“可以可以,修道之人连口水都不给人喝,那还修什么呢?”

赵龙弯下身去拿水瓢喝水的那一刻,他的那块襁褓从包袱里掉了出来,道长看见,捡了起来,轻声自语道:“这…终究还是来了。”

道长的这一嘀咕,被喝水的赵龙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赵龙转头说道:“呀,东西掉了,不好意思,道长,这是我父母留给我的,看样子您好像认识这块布啊!”

“不认识不认识,喝完了就走吧,这个道观平时不留人,施主早些下山吧!这个还给你。”道长似乎要赶人的架势。

赵龙是个很聪明的人,从刚刚道长的反应他断定这块襁褓一定跟他有某种联系,于是跪了下来,说道:“道长,我想出家当道士,您收我为徒吧!这个道观只有您一个人,我想和您一起修行。”

“你走吧!老夫早已不收徒了,等到我百年之后,这个道观就这样放在这里,随路边的人怎么处置吧!”白眉道长说着就把赵龙赶了出去,旁边的小门重重地关上了。

赵龙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就顺着山路一直溜达,碰见了隔壁道观一些年长的道士,他们告诉赵龙,在很多年前,白云观也是有很多徒弟的,只不过有一天,白云观的空虚道长忽然将徒弟全部遣散,并且赶了出去,一直到现在都是他一个人在道观里,也不收徒弟,二十年了,白云观就变成如今萧条的模样。

赵龙听了,决定用自己的诚心打动空虚道长,第二天,他翻墙进了道观,根据厨房里的一些野菜和山货做了早饭,然后把整个道观打扫了一遍。

空虚道长起来之后,看见赵龙做的一切,就默默地吃饭了,可还是不说话,也没有说要收他为徒。

赵龙做完一切之后,又拿着自己的包袱,走出了道观,就在道观门口的草地上坐着。累了就躺下休息。

又过了一天,赵龙不仅煮饭做家务,还把道观里放着的干柴都劈了,劈好后怕下雨,都搬到了柴房,累得满头大汗。

一连过了好几天,赵龙都是把道观的活默默地干了,从来不说话,他尊重空虚道长,知道空虚道长不让他进门,就一直在门口的草地上住着。

一天深夜,天空下起了雨,而且很大,赵龙就在门口淋着雨,也没有伞,更没有因为下雨而准备翻墙进道观避雨。

赵龙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这样要是生病了明天怎么给我做早饭,我这把老骨头,柴也劈不动了。”

赵龙一听就知道空虚道长这是要收他为徒的意思,赶紧跑进白云观避雨,开心地说:“道长,明天我一定好好做早饭。”说话间还打了好几个喷嚏。

接着空虚道长严肃地说道:“别以为你进来了就天天笑嘻嘻的,我很严格,内功和轻工都要好好努力,学习也要跟上,你这样吊儿郎当的,以后丢白云观的脸还是要被赶出去的。”然后指了指旁边的一间屋子,继续说道:“自己去打扫一下那间屋子,以后都住那里吧!”

“是,恩师,徒儿一定好好努力。”说完就拖着湿漉漉的衣服进房间了。

接下来一连五年,赵龙都跟着空虚道长修行,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做家务,比如烧饭,打扫院子,砍柴,去山上摘野菜等等。

赵龙从小就和爷爷相依为命,这些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