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8章 女子赴丧宴见狐狸难产出手相助狐狸说吃席记得脱鞋(第1页)

明朝末年,在应天府江宁县城中有一个福贵商行,据说早年是以帮助百姓起家,后来深得民心,日益展壮大。

当地人只要提起福贵商行,都会投来尊敬的目光,原因是商行的掌柜叫朱建宁,不仅眼光独到,更重要的是她的生意还帮助了很多生活困难的老百姓以及困苦的女子,是个女中豪杰,她一直信奉“谁说女子不如男”,于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据说还是朱家的后人。

在明末清初这样的乱世,能出这样的女子,令很多读书人都啧啧称赞,自愧不如。

今天的故事还要从江宁县杨柳村说起,这个村始于万历七年,是明朝开国皇帝第十一代孙朱候山以及后人所建,朱候山是当时金陵的大富翁,在县城有很多的当铺,钱庄以及田地。

杨柳村被称为“小九十九间半”,村里的朱家大院就是朱候山为儿子建的,后代人丁兴旺,宅院之间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素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地”的说法,是一条洁净的“青石街”。

这个村有一户姓秦的人家,丈夫叫秦大福,妻子叫李菊花。

因为丈夫原本是秦淮河另一边的居民,可奈何朱家在杨柳村家大业大。秦大福为了生计,决定搬来杨柳村。

他想这边都是富贵人家,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代,虽说和清兵连年在打仗国库空虚,但好歹是皇亲国戚,在县城也有产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平时总需要跑腿的或者一些办事人员吧,运气好的话,妻子李菊花接个活帮有钱的夫人缝缝补补,也能赚个外快。

就这样他们刚成婚不久就搬来了杨柳村,还生了个儿子,取名秦大贵。

老秦家真的太穷了,取的名字都特别讨喜,希望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大福大贵。

好在搬来杨柳村之后,一切都很顺利,别的男孩子都特别淘气,大贵却让父亲很省心。

秦大福出去跑腿的时候,大贵就在后院劈柴,让他一回家就有饭吃。

李菊花做饭的时候,大贵就帮母亲洗菜、切菜,让母亲尽量少干活。

一到冬天,整个金陵就会下起漫天大雪,女子总要把手伸进冰冷的河里洗衣服,大贵却对母亲说:“娘,让我来,你和爹爹平日养育我已经很辛苦了,这么冰的水让我一个男子替你分担便是,我是个男子汉了,可以帮你分担家务了。”

不等母亲话,端起一盆的脏衣服就往河边冲过去了。

别人家的女子一到冬天就双手长满茧子,而李菊花有两个疼爱自己的男人,双手虽比不上那些大家闺秀,但从来没有长过茧子。

望着河边的方向,李菊花想到山上去挖点野菜来慰劳一下父子,在这种季节,用霜打过的野菜,有一丝丝甜甜的味道,可美味了。

就这样说走就走,她背起竹篓,拿起镰刀,匆匆地出了。

傍晚洗完衣服的大贵回到家,推开了门就喊道:“娘,洗了一下午的衣服,我好饿,能不能先给我来碗热汤?”

话音刚落就听见屋里传来了“哇哇”的哭声,一会儿哭声就停了。

大贵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往床的方向跑去,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婴儿,他的母亲正坐在床边,轻轻地拍打着婴儿的身体在哄睡,见大贵进来了,抬起头,拿出自己的另外一只手放在嘴边,说了声“嘘”,示意大贵声音轻一点。

哄完孩子睡下,李菊花从房间里走出来,大贵好奇地问:“娘,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你从雪地里捡的吧?”

李菊花微微一笑,说道:“你猜得真准,还真的是我从雪地里捡的。”

原来下午李菊花上山挖野菜的时候,刚刚现一株荠菜,拿着镰刀往下铲雪,忽然听见大树后面传来了婴儿的哭声。

“奇怪,这荒山野岭怎么会有孩子的笑声呢?”她寻声找去,绕到了大树后面,只看见厚厚的雪和大树,什么都没有。

李菊花想:该不会是一个人上山,碰到什么脏东西了吧!她一边想一边在心里打了个寒颤。

可这哭声越来越嘹亮,而且此起彼伏,不像是假的。

于是李菊花趴在地上,一只耳朵贴地,那个样子像是在探查敌情,她现哭声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就自言自语:“不会是真的有孩子,跟野菜一样被雪埋住了吧!”

李菊花确定好声音的来源之后,就拿起镰刀准备开挖,可当她把镰刀挥舞到空中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如果孩子真的埋在雪地下面的话不是会伤了孩子吗?又扔了镰刀徒手在雪地里刨,这么多年被保护着的双手忽然有了刺骨的感觉。

“天呐,真的是个孩子,谁这么狠心扔在雪地里。”李菊花挖到孩子的那一刻惊叫了起来。

她赶紧脱下自己的棉袄将孩子包起来,连野菜都没有挖就背着竹篓下山了。

晚上秦大福干完一天的活回到家,妻子连饭都没有煮,还抱着个孩子,就问:“替哪家看孩子呢?又接活了?”

李菊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秦大福,他怎么也不肯相信,还说:“得了吧,别骗我,我们家三个人都养不起了你还捡个孩子,今天我来煮饭,明天把孩子抱回去之后可得你煮啦,我做一天活,真的很累。”

李菊花见相公不信,掏出了一块玉,说:“你看看这块玉,是从这婴儿的襁褓里现的,我要是帮人带孩子,别人会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吗?”

秦大福拿着玉佩看了半天,这玉佩晶莹剔透,色泽纯正,虽然秦大福出身贫寒,但是经常出入富贵人家做事,好东西还是能分辨的。

研究完之后,便对妻子说:“这玉是块好东西,可不是属于我们的,还是别贪了,这块玉连同孩子,哪里来就哪里去,别管了,一家三口自己温饱都有问题,捡这玩意儿干嘛?”

李菊花见相公不肯留下这孩子,便说:“相公,这是个女孩子,把孩子留下,我们就能儿女成双了,再则你看这块玉佩,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应该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若是这孩子长大了亲人不来寻,我们便多了一个小棉袄,若是来人寻,或许会感谢我们,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秦大福一听,觉得妻子说得有点道理,有那么一瞬间心动了,就说:“你让我再想想,这可不是小事。”

儿子秦大贵也在旁边掺和着说道:“爹,留下妹妹吧!这样就有人陪我玩了,以后我一定和娘一起照顾妹妹,不让爹爹操心!”

在妻子和儿子的双重攻势下,秦大福没法,只好同意了。

好在,这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和儿子一样,都很乖巧,让人省心,除了偶尔女孩子的脾气外,哄哄就好了。

李菊花有了女儿之后觉得自己更幸福了,她给女儿取名叫秦建宁。

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女儿优先,而哥哥也从不吃醋,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宝贝。

有句话说得好,“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