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2章 建美梦(第1页)

公元1111年,童贯因为在大宋西面和王厚等收复了部分国土,取得了一定战绩,被赵佶授予检校太尉,宦官获“太尉”之衔,在宋朝童贯是第一位,不仅如此,当年九月,赵佶还派他做副使,和正使端明殿学士郑允中出使大辽。

有大臣提出异议道“以宦官做使团副使,恐怕契丹怀疑我们国家没人才!”

赵佶不以为意,郑重解释道“契丹国听说童贯大破羌族,是他们主动提出想见他的。再说,朕让童贯出使辽国,是顺便想让他侦查一下辽国的虚实,这是良策啊!”

赵佶后面这句话才是一句大实话。因为童贯破了吐蕃等羌族,头脑膨胀,认为契丹也可以图取,恰好大宋须派使者去辽国祝贺辽主的生日,因此童贯主动向赵佶要求去辽国,探听辽国军师势力,以便有所图谋。童贯的这个想法,倒是应该予以肯定,不能因为童贯是奸臣,便加以否认!

童贯到大辽,经过卢沟桥时,有一位辽国大族马植深夜拜访童贯,向童贯陈说有灭辽的妙计,童贯和他交谈后,如获至宝,十月,童贯出使辽国后,顺便把马植带回大宋,将他改名为李良嗣,推荐给朝廷。

李良嗣先向朝廷进言道“辽国东北女真族痛恨契丹入骨,辽国现在的天祚皇帝荒淫无道。如果朝廷从登州、莱州过海,到辽国东北,交结女真族,和他们相约一起攻击契丹,契丹必败!”

李良嗣的奏章激起浪花朵朵,有大臣议论道“太祖、太宗以来,虽然有这么一条道路,可以连接各番族,但是一直禁止商贾舟船通行,已经上百年历史了,一旦开启,恐怕有害无利!”

赵佶不听,接到奏疏后立即召见李良嗣。问他具体方案,李良嗣回答道“按契丹现状,一定会走向灭亡。陛下如念及中国旧民遭受生灵涂炭的痛苦,恢复以往的疆土(指燕云十六州等地),替天行道,以治伐乱,王师一出,谁不壶浆箪食来迎?万一女真族得手,悔之晚矣!先制人,后制于人。行动早晚,结果完全不一样!”

李良嗣的一番话,说得赵佶热血沸腾,是啊,燕云十六州,两百年来一直是中原的心中隐痛。五代梁、唐、晋、汉、周的皇帝想过,太祖、太宗更想过,如果能在自己手中完成这项伟业,不是功盖太祖、太宗,永垂万世么?这是上帝赏赐给朕的人才啊,赵佶的美梦被李良嗣彻底激了!

这样的人才,怎么姓李?应该是国姓!并封他为“秘书丞”。于是赵佶赐李良嗣姓赵,李良嗣变成了赵良嗣。

简单介绍一下位于辽国东北的女真族。女真族在隋唐时称“靺鞨”,一直生活在我国东北鸭绿江、长白山、黑龙江一带。辽国建立后,女真族在辽国的统治范围内。

辽国对女真族的统治采取分化政策,“女真大族”迁入南方,编入辽国户籍,称为“熟女真”,留居北面不入辽国户籍的称为“生女真”。十二世纪初,“生女真”完颜部落在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逐步统一了女真族的各部落。

女真族完颜部为什么能统一各部落,除了完颜阿骨打的个人能力的主观原因外,辽国末代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也是重要的外部客观原因。耶律延禧几乎是赵佶的翻版,两人都治国昏聩,驱贤臣,用奸佞;同样荒淫奢侈,一样醉心享乐。所不同的是,耶律延禧喜欢外出游猎,赵佶喜欢丹青翰墨,信奉道教。

赵佶和耶律延禧个人和国家的结局也几乎一模一样,都是被金国俘虏,死在异国他乡;辽国灭亡于金成了西辽,北宋灭亡于金成了南宋。

鉴于女真族和辽国的形势,赵佶作出和女真联手灭辽国的决策,应该说没有错。但是赵佶没有掂量他自己的斤两,自己和耶律延禧如出一辙,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差不多,你把手伸到别人碗里,自然有人剁了你的猿猴手!

有梦想,不是错!错的是自己的能力,赵佶在脑海里打开了美妙的蓝图后,便将美梦一直做了下去。尽管最后,借助女真族的势力,赵佶短暂地圆了一下自己美梦!可叹的是,一年后,国家却走向了灭亡,最后将家底输得精光!收获和损失完全不成正比。

如果大宋的最高领导人不是赵佶,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就赵佶而言,不管北宋和女真联不联手,北宋都注定了灭亡的命运!

佐料《宋稗类钞》卷二记载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公元1118年),将作监(大致相当于工程部长)贾明仲奉诏为童贯在京师建府邸。完工后,贾明仲去向童贯交差。

童贯客气地道“久劳了,我还没有稍加款待你,明天来吃些点心吧!”

第二天,贾明仲去见童贯,宾主之间没有说一句话,一会儿,一个军卒手持璎珞状伞盖进来,贾明仲一看,竟然全部用真珠装饰。

接着又有两个丫鬟,抬一方桌放两人座前,接着酒和食物摆满桌面,吃了三杯酒,又换一桌,酒杯和碗碟,最初是纯银,第二桌是纯金,最后是玉器的,制作精良,连贾明仲这个将作监都从没见过。

贾明仲辞行出门,见几人站在门口道“太尉致意大监,刚才喝酒时用的酒器和碗碟以及两位丫鬟,都请带回去!”

贾明仲福从天降,这些东西价值几万缗,贾明仲由此致富,闻名湘中!

喜欢精彩纷呈宋王朝请大家收藏精彩纷呈宋王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