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2页(第1页)

  这种qíng况bī着出题官们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想不重题,所以这种截搭题就应运而生,直接将破题的难度提高好几个等级,从初级、中高、高级、困难级别直接到了地狱级别。

  不客气的说,截搭题就是小考出题官们的法宝救星。

  乡试会试这种大考,反而全是正经的大题,绝对没有截搭题这么变态的。

  也因此很多人慨叹县考有时候比乡试还难,要想入门就已经非常不易。

  不过林重阳估计这位huang知县就算出题也是要出得四平八稳,不会太出格的,哪怕截搭题也不能割裂经义,避免被御史弹劾说他戏谑圣人言。

  他如今对四书已经很熟悉,通篇翻翻,有些太奇怪的不可能出,太生僻的也不可能。

  截搭题是必然,但是截搭得应该会稳当一些。

  就这么着,林重阳从历科的题目里找那些不生僻的截搭题,按照一二三分级,三级是比较难的,一二是非常稳当,一看就可以知道前后章句的。

  找到题目,再找那些比较中规中矩的卷子,太出挑的不要,太愤青的剔除。

  他爹不需要出挑,惊采绝艳什么还是算了,免得太过惹人注意。

  能不高不低地取个名次就挺好的。

  虽然他有点为他爹委屈,毕竟这样的脸,去刷刷,但凡答的不错,估计知县就会高高的取了。

  无他,长脸。

  考场里不客气的话,有才华的如过江之鲫,还真是不差那一两个,除非是真的惊采绝艳,否则并不是那么容易出挑。

  所以只要卷子差不多,知县把长得好看的高高地取了,那是很大可能的。

  皇帝点前三甲,还找个俊的做探花郎呢!

  其实他觉得林大秀如果用心读几年书,也不需要久,三年就好,凭着他自己也可以中秀才的。

  而且成绩应该不会太差。

  不过自己也就是帮他县试,府试要靠他自己,院试就更不用说,反正第一次也就是去探探路,不抱那么大希望就不会失望。

  过了一场县试也不错,算是一名参加科考的生儒,步入读书人行列,社会地位高不少,小方氏也不能再随便口出秽言。

  这就是当代人对读书人的敬重和畏惧。

  而万一林大秀运气足够好呢,到时候说不定考个童生回来。这时候童生也不是随便乱叫的,只有通过县试和府试参加过院试的生儒才能叫童生,如果没有参加过院试,那是不可以的。

  读书人最重身份等级,丝毫乱不得。

  也就是说你只过了县试,没过府试,那对不起,你不是童生,只是一名生儒或者学生。而且你没过府试的,来年也不可以直接去考府试,还是得先参加县试。

  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知县的工作量和难度,这也是为上级分忧,否则历年积累的过县试不过府试的,都蜂拥去考府试,那知府大人不是要累死?

  而且县试和府试是淘汰赛为主,任务繁重,尤其是知府,既要淘汰大部分,还得选拔真正优良者送院试。

  好在过了府试就是正经童生,可以直接参加下一科的院试,不必再被蹂躏一回。

  到了腊八这天林重阳已经把他爹的小灶开好,然后开始对他爹的地狱式培训,无时无刻不在背诵高头讲章。

  韩椿儿和张氏天不亮就起来熬了一大锅腊八粥,现在生活好,以前舍不得的东西都放得足足的。

  什么莲子银耳、红豆、红枣、糯米、核桃的,比外面卖的可好多了。

  邻里之间会互相馈送节礼,腊八粥、粽子等都算。

  这也是林重阳跟张氏说的,别人不管,甚至是远亲也不必搭理,反而是这近邻一定要送到了。

  反正逢年过节的表示一下即可,也不需要额外铺张,这样一来如果有什么事儿,近邻可以帮忙,别人要想使坏,邻居都不答应。

  张氏本身就是一个心善的,有林重阳提点着,那更处处做到位,心疼归心疼,做的时候她也不抠搜的,反正已经做了,心也疼了,还是做到位好。

  也由此韩家在这一片人缘奇好,哪怕做生意赚钱,也不招附近人的眼红,若是有陌生人来打探消息,他们还会帮着搪塞过去。

  腊八节傍晚,韩大嫂生了一个小闺女,现在营养好,奶水足,那孩子足有七斤二两。

  小名就叫七斤。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