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二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2页)

邹忌赶紧命人与魏国、赵国商量停战一事。

虽然齐国方面并未直接感受到铁甲兵的可怕之处,但是新会已经兼并大半越地,最近又吞并巴蜀,这实力是远胜当初的楚国,齐国的和解理由当然也是新会的威胁。

齐国和魏国是一拍即合。

不过赵国和宋国却不愿意答应。

他们心想,你们魏郑联军主要是跟秦韩联军交战,一直是我们赵宋联军在跟齐国作战。如今我们是胜券在握,这可是击败齐国的绝佳时机,而你们魏国却在夺得韩国大部分领土后,就要求我们停战。

你们这是人话吗?

这分明就是恶心我们啊!

赵宋渴望能够瓜分齐国。

但赵国毕竟是大国,赵肃侯父子可都不是庸君,其相邦大戊午也非鼠目寸光之辈。

魏国方面也将韩国生的一切告知赵国,同时赵国与韩国本是一家人,这韩国不少贵族也在拼命的游说赵国。

真不是魏国兼并我们的,是我们主动要加入魏国的,因为那新会太可怕了。

经过几番交涉,赵国最终还被魏国和齐国说服,答应与齐国停战。

当然,齐国也做出一定的牺牲,不但承认中山属赵国,同时还将割让临近中山国的八座城池给赵国,确保齐国将来无法再干预中山国的事务。

这八座城池总比亡国要好。

不过他们也是在暗中勾结,并没有立刻站出来反对新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此次战争中消耗甚大,无力再掀起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都渴望能够休养生息。

但是宋国却始终不愿意妥协,这是因为新会一直都在支持宋国与齐国作战,不但徐州出兵,而且还给予不少援助,这患难见真情,双方的关系是越紧密。

一方面,当然是齐国老是想搞戴偃,操纵宋国政权,这令戴偃对齐国是恨之入骨,也不相信齐国,同时双方又打了这么久,这新仇旧恨,可不是轻易就能够抹去的。

而另一方面,宋国其实也知道新会的强大,那么先进的弓弩,就跟不要钱似得,这实力太可怕,宋国上下为之折服,以相邦陈吾为的宋国大臣,都认为与其跟着齐国混,那就不如跟新会混,若是跟新会作对绝对没有好下场。

当然,这一切都在姬定的计划之中。

要知道在姬定出山之前的战略部署,这宋国就是他必夺之地,只不过这其中生一些状况,导致未能如愿直接拿下宋国,但是姬定依旧坚持自己的计划,他也是将宋国视作长久的盟友。

故此,在战时,姬定亲自前往徐州,商定与宋国并肩作战的事宜。

此时此刻,也有姬定的人在宋国游说,继续维持与新会的同盟关系。

可也仅仅是宋国,其余诸侯国都已经在暗中谋划如何抗衡新会。

。。。。。。

洛邑。

昭阳站在洛邑边界,遥望那王宫所在之处,心生感慨:“这一直以来,我们楚人都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来到这里,如今我们只差这一步,但可惜。。。可惜并非是楚王带领我们来到这里啊。”

司马昭鱼也是惋惜一叹:“是呀!原本我以为我会很兴奋,但是真正来到这里时,却也觉得很是伤感。”

历代楚王都渴望能够取代天子,可是这命运弄人,偏偏是一个洛人带领着楚人来到这里。

这能算楚国的功绩吗?

还真不好判断。

而昭阳和司马昭鱼的心肯定还是纯纯的楚国心,毕竟他们不像都布和孟殇,是跟着新会一块成长的。

他们还未能接受新会的思想。

司马昭鱼突然向昭阳问道:“你说周济会取代天子吗?”

昭阳沉吟少许,然后道:“我认为是很有可能的。你可还记得他当时在郢都拒绝坐上王座吗?”

司马昭鱼点点头道:“自然记得,当时他说自己志不在此。”

昭阳道:“当时我也不能理解,但是如今。。。。。。我以为他是志在天子,故而拒绝郢都的王座。”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道:“如今他也有实力坐上这王座。”

其实关键还是有实力。

坐上去其实并不难,之前洛邑完全被韩国包围着,韩君要坐上去,简直是轻而易举,可韩君却不敢坐,原因就是他没有这实力。

当初秦国要出兵洛邑,但最终也没有出兵,原因也是因为实力不够。

但周济现在是真的有实力坐下去。

放眼天下,谁能当下的新会抗衡。

故此当新会大军包围洛邑之后,就制造出此战最大的悬念,也就是周济将会如何处置天子。

在外人看来,新会大军是在第一时间包围洛邑的,这等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