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第1页)

闲居在家的太傅韩世忠刚才怒气冲冲地来朝堂为岳飞下狱的事和秦桧理论,责问他岳飞何罪?秦桧无辞可答,只得以“莫须有”三字搪塞。韩世忠走后,秦桧独自坐在政事堂中忧闷沉思。自从岳飞罢了枢密,上了庐山,虽然离开了朝廷,可是他对岳飞的忌恨并未一笔勾销。因为大宋开国以来,大臣罢官闲废在家,或是贬逐到外地做官,往往事隔不久,便又召回朝廷,依旧供职,岳飞不死,祸患仍在。万一将来边界有个风吹草动,韩、张已老,皇上不得已重又起用岳飞掌兵,那时他或许要肆意报复,受过伤的老虎反扑咬人,是最厉害的,他的相位也就难保了。他和张俊、万俟莴想方设法,先诱捕了张宪、岳云,又威胁王贵,嗾使“王雕儿”诬告,经官家允准,以意图谋反罪,把岳飞也投入狱中,以为从此可以高枕安卧了。不料张俊在镇江枢密行府无论怎样严刑酷打,张宪、岳云死不肯招,只得由张俊弄了个假口供。大理寺卿周三畏等人却又同情岳飞,初时说无罪,命令再审,又说是最多只能给岳飞判刑二年。于是换了万俟离去主审,务要把岳飞定成死罪,可是岳飞在狱中绝食抗议,没奈何,只得把二公子岳雷找去劝解。现在岳飞虽然进食了,然而宁死不招,至今结不了案,周三畏等袖手旁观,再不肯过问这件案子。金国兀术四太子却带了口信来,务必杀了岳飞,才相信宋国求和的诚意,否则就不能交换议和盟书。恁般烦人的事,如何是好!

秦桧在政事堂中烦恼,皇帝却也在宫中怒。天寒地冻,宫中阴冷,他穿了貂裘红袍,戴着皮风帽,在偏殿中守着炭火,翻阅奏折。大理寺关于岳飞谋反一案,仍没有奏报上来。案几左角放着一份大理寺卿周三畏的奏疏,还是一个月以前的。那上面竟然写着岳飞无罪,真是混帐!他一想到岳飞,顿时怒气冲冲。这位将军,藐视朕躬,阻碍和议,一而再,再而三,朕久已要杀掉此人了。宁可失一大将,也不能让他飞扬跋扈,功高震主,动摇朕的宝座。恰巧宰相秦桧奏报岳飞意图谋反,既然秦桧手中有了张宪的供状,不论是真是假,此时不杀岳飞,更待何时!所以立即准将岳飞下大理狱定罪。现在和约条件已经谈妥,岳飞也已入狱两个多月,要杀,是时候了。谁知大理寺偏要讲究什么证据,说张宪的口供是张俊捏造的。自古道:“擒虎容易放虎难”,岳飞可是个野性难驯的猛大虫啊,岂可放虎归山!此时不杀,再要等到什么时候?他望着窗外,开始扬起密密的雪花,渐渐地愈降愈浓,天地间变成白茫茫的一片了。“年尾岁末,不能再把这件案子拖到明年了。”他咬咬牙想。拿起火箸敲着炭盆,值殿内侍进来了。

“去召丞相进宫,来此见朕,要快!"

秦桧乘了肩舆,在宫门口下轿,冒着风雪进了偏殿。叩见之后,皇帝示意他坐在身旁,自己却一直把双手搁在熊熊的炭火上取暖,默默沉思,半晌不曾说话。那个鹰爪鼻钩得更厉害了,阴沉的三角眼棱棱地,好似要把所有怒火集中在一起,毫不容情地把他最最嫉恨而又畏惧的岳飞熔毁掉。想到畏惧,他忽然觉得眼前有一个铁塔似的黑影,那样庞大,那样威风,万民景仰,胜似他这位皇帝。啊,“天下归心!”,他忽然又想起了去年七月在下十二道金字牌时,秦桧向他说过的话,岳飞非杀不可。纵然罢了兵权,削了官职,也是个祸根,因为他在军中有威信。万一果真谋反,哼,张俊、韩世忠都不是他的敌手。

“斩草得除根啊!”皇帝用火箸拨弄着炭火,不知不觉漏出了心底的话。

秦桧不知皇帝在想什么,难道是自已结党擅权,朋比为奸的事,给官家耳闻了?所以把自已喊了来,冷搁在一边,等一会大雷霆,一顿训斥,然后撵出朝廷。严冬腊月,他却急了一身冷汗,惶惶然,不知会落个什么命运。继而一想,他又放心了:“官家,你现在罢不成我。只要我有一口气,永远也罢不成。你若罢斥了我坚决主和的秦桧,金国就会怀疑朝廷谋和的诚意,以为南朝抗金派得势,改变了政策,势必遣使责问,乃至兴兵犯境,料你官家也没有这份胆量和决心。哈哈,何必瞎担忧!”秦桧想到这里,又自在起来了。现在听到皇帝喃喃地说:“斩草得除根!”两只小眼珠子骨溜溜地转了几下:这是在说岳飞的事吧?于是心里更加踏实了,但他只装不曾听见,却轻轻地咳一声嗽。皇帝警觉起来,凝一凝神’瞅了秦桧一眼,仿佛察觉他那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神态后面,有一丝讥讽的微笑,于是恼怒地脱口而出,骂道:

“大理寺都是酒囊饭袋,岳飞的案子,这么多日子,也没有奏报上来。”

“臣已换了万俟离去主审,岳飞、张宪终不肯招。”

“堂堂一品大臣,下了大理寺狱,而不能定案,难道就这样久悬下去吗?”皇帝恼怒了,脸色铁青,猛地用铁箸敲了一下炭盆。

秦桧吓了一跳,看看官家严峻的神色,不敢则声。

“岳飞一案,卿的意思怎样?”赵构试探秦桧的态度,他知道秦桧深忌岳飞,一和一战,势不两立。他要从秦桧的口中挖出个‘杀”字来,以免千秋后世笑骂,集中到他皇帝身上。

可是秦桧老奸巨猾,怎肯轻易在官家面前表示。万一传了出去,是秦桧要杀岳飞,必被朝臣和万世唾骂。于是故意从反面轻轻一点,以激怒官家的决心:

“大概陛下恐怕外间议论,不愿处死岳飞吧?”

“哼,朕连河南、河北偌大地方和西京洛阳的祖宗陵墓都舍得放弃了,还吝惜区区一个岳飞?任何大臣将帅,无论功劳再大,凡违抗朕意的,朕将毫不顾惜地舍弃他。”皇帝果然被激怒了,凌厉的眼光盯在秦桧还渐福了的马脸上,使他悚然畏惧。

“那末怎么办呢?”秦桧阴险地瞅着皇帝的眼色。他明知官家早有杀死岳飞之心,他一定要皇帝自已把这个“杀”字说出口。最好让皇帝在奏章上批示一下,他就可以少担干系了。

他看到官家还在沉吟,便轻轻地似乎并不怎么在意地说道:

“陛下,金国四太子还在等待我们的回音哩。岳飞不死,他是不肯议和的。”

赵构拨弄着炭火,终于把一块火红的炽炭捣成粉末,仿佛这块炽炭就是岳飞。他掷掉铁箸,站起来,在殿内踱了一会,背着手,仰望窗外漫天飞旋的鹅毛雪花,终于下了决心,严厉地说道:

“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九了,对于岳飞一案,不论有供无供,限大理寺今天立即申奏定案。”

“那末请陛下的旨意,如何量刑?”秦桧也站了起来,紧盯住官家,注意静听皇帝口中说出的那至关紧要的几个字。

“岳飞赐自尽!”赵构望着窗外,昂扬眉,厉声说道。仿佛随着这句话,把平日积聚在心头的愤怒嫉恨都如火焰般喷吐了出来。

秦桧终于从官家口中听到“岳飞赐自尽”几个字,这是盼望了多时的事了。顿时心花怒放,高兴极了,勉强忍住笑容,小心翼翼地继续问道:

“是,那末张宪……?”

“绞刑!”

“那岳云?”秦桧见皇帝捋须沉吟,以为官家打算宽恕这

孩子,便凑趣道:“大理寺曾经提过,这孩子年幼无知,可以降一官,处罚金……。”

不行!”赵构猛然转身,目光凶险地断然道:“斩草要

除根!岳云勇猛无敌,不能让他活下来,留个后患,朕要他死!”

“那末还有为岳飞击鼓鸣冤的于鹏、智浃……?”

“一概充军编管!”

“是!”连心肠狠毒的秦桧也不由得矍然惊惧,身不由主地抖动了一下。

“掌灯前把定案的奏折送来,朕当即批回。”皇帝盯住秦桧,再三叮咛:“岳飞、张宪、岳云务要今夜处死,决不许挨到明年。”

“是!请示陛下,那监斩官……?”

“派杨沂中监斩!”皇帝大袖一挥,仿佛岳飞的人头已经落地了。

“是是,臣领旨。”

秦桧恭敬小心地退出殿来,虽然大雪弥天,依然心境欢快,兴致勃勃地想:岳飞终究不免一死,韩世忠又罢了职,刘锜也因张俊说他淮西之役作战不力,被贬逐到荆南做知府去了。在朝主战的将帅大臣,死的死,撵的撵,朝廷几乎全是主和者的天下,他可以放心与金国议和了。乌纱帽的平脚不住抖动,宽大的裘毛紫袍罩在开始了福的微胖的身躯上,秦桧得意洋洋地踱出了宫门。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