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四章 送聘(第2页)

从一而终、三从四德,单单拿其中的一项出来,已经赢了。

“孩儿的婚事,一切都听从爹、娘的安排。”

张伟这话相当于委婉地向父母表示,对于已经定下的这门婚事,持同意的态度。

张涛夫妇两人一听,随即也明白了张伟话里的意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为父已经安排人,在汴京城里帮忙留意合适的宅子,到时候换一套三进的院子,你成亲的时候,我们张家的面子上也好看一些。”

“我们家在汴京的这个院子,其实也还好啦。标准的二进院子,大挺合适的,就不用换了吧。”

“这事为父已经决定了,就无需再讨论了。到时候有人通知家里,你就抽空去看看喜不喜欢、合适不合适。”

();()  “好的。”

“嗯,你先回去吧。”

“好。”张伟向父母行礼后便转身离开,回了自己的院子。

见到张伟走了出去,张李氏便开口问张涛。

“官人,伟哥儿今科去考会试,考上的希望大不大啊?”

“按照我的判断,伟儿今科大概率是要落榜了。”

张李氏闻言先是大失所望,接着就是心痛。

“哎呀!那你给学士大人送的重礼,不是白白浪费了嘛。

那些东西可值不少钱呢。”

张李氏越越是心痛,连忙端起面前的茶杯灌了一大口茶水。

“我本来就没想着伟儿能一次就考中进士。

给我座师送礼是因为他还在任上,翰林学士能直接给官家上书提建议。

我在扬州当知州已经四年了,等到做满两届六年,大概率就要挪窝了。

虽有吏部的老上官帮忙推荐,但官家照常来还是会询问学士们的意见。

有座师帮忙话,其他的学士也会给几分薄面,不会否了我的升迁、调任。”

张李氏闻言更心痛了:“扬州城富裕,在那做知州多好啊。

要是调任到一个苦寒之地做官,就算升迁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吧。”

“那有什么办法,位置就那么多,好位置更少。

而且盯着的人也更多。

我要不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加上还在吏部任职了六年,已然跟上官们混得熟络,想要争到扬州知州这个好位子,怕是难上加难。”

“考科举不易,做官也不易。

伟哥儿那么有才华、那么努力的人,都没有把握考上进士。

而官人你,就算当官了,既要管理好一众下属,促使他们好好办理公务,又要应付上官,还要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买礼物送人孝敬。”

“当朝的官场就是这样,除非辞官归家,要不就只能默默接受这一牵

像我们家这种,从农民直接变为官宦人家的家庭。

能出一个当官的人不容易,我是绝对不会主动辞官的。”

“嗯,我也不想回到从前的生活。

我亲爹没了,娘家直接从官宦人家又变回了农民家庭。

以后向朝廷交田地赋税、服徭役、从家里的男丁中挑出一人,送去上战场守边疆,各种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的这一辈,要是再不争气,考不上秀才,我爹挣下的那份家业,不知道能够让我哥他们花多少年。”

“放心吧,只要老李家没有出败家子,从大舅哥这一代开始,至少三代以内,都能吃得饱、穿得暖。”

“嗯。”张李氏已经出嫁,是张家的人了,不好再把心思,放太多在老李家的人身上。

次日,张涛夫妇两人带队去盛家送聘礼。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