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1章 长命百岁(第1页)

“先生,俗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杨广的话让王隆闭上了眼睛,哀叹声在心中回响。

此时稚童的声音响起:“太子殿下,人间道路万千,并而行之,行向歧路者有,不同路之人,殊途同归也有,太子殿下,何惜金足,踏路而行即可。”

王通的话此时响起,站在门口回望的杨广,看向了这位小王夫子,一时间竟生出笑意来。

复念了一遍:“何惜金足,踏路而行,道路万千,各有其终,好!好!好!!”

“王夫子啊,我差点也做错了,我让人别挡着年轻学子们的道,我也不应挡着你的道,只要足下的道,为中华兴旺,殊途同归即可。”

随即传来了爽朗的笑声:“哈哈哈。”

伴随着这几声笑声,杨广似乎觉得人也清爽了许多:“小王夫子,读过多少书了?”

王通自己回答:“不多,大概有二三十本了吧。”

王隆此时为他儿子开口:“太子殿下,小儿有过目不忘之本领,所以年纪小认的字多,读的书也多,记下来了,但是理解还不算通透。”

“小王夫子,三日后来府上一趟。”

王通:“太子殿下,为何叫我去?”

“论道。”

“有生命危险吗?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杨广扑哧一笑:“有糖吃。”

“多谢殿下。”

……

孔博孔胜两兄弟,现在在大兴城内,所住的地方是学堂内。

作为孔家的元老,他们在各地的学堂总是有着特权,到了不管哪处都是上宾,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经常周游各地的学堂,到了任何一处都会展开对于儒家学问的演讲会来宣扬儒家文化,但是更重要的是宣扬孔家文化。

家有圣贤,何处不提?

这就和家里出了显贵亲戚的人一样,家有贵戚,逢人必提。

此时在学堂内的孔胜对孔博说:“大兴城的学子真是粗俗无礼的很,不学无术的粗鄙村夫,小小年纪没读上几篇文章,竟然就敢对孔夫子的学文道理评头论足,真是可笑,可笑!”

孔博附和:“洛阳城不也差不多?现在的学堂将学生们都教坏了。”

“还是曲阜的学堂好,学生们晨起背诵孔夫子的文章,晚上还得复颂一遍,每每走入其中都有朗朗书声,文化氛围才真是浓厚。”

“谁说不是呢?大兴城的学堂的学子居然还每月召开三次学生会议,互相论道,几个凡夫俗子怎么上得了台面评论圣人们的道理,说老孟庄也就算了,还说我孔家,真是有辱斯文。”

“还说什么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孔家是孔家,儒家思想我们家的东西,没有我们家,他们就是一群未开化的野人,懂什么道理?现在学了两篇文章,就眼高于顶,连老祖宗都不认了,儒家就是我们孔家。”

“原本那李钢还算是明理的,每每我们来都热情的招待,对于我们孔家也是推崇备注,没想到居然也被换下了,真是可惜。”

孔博不屑的一笑:“是啊,李钢是不错,还想要在学堂内建立孔氏祠堂,可惜了可惜了。”

孔胜面带阴狠的说:“这人可真难杀啊!”

此时有仆僮来到了门外:“两位先生,太子殿下前来相邀两位先生前往东宫议事。”

两人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忽然接到了杨广的邀请,一时间慌了神。……

两人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忽然接到了杨广的邀请,一时间慌了神。

“你先出去等着,我们等会就来。”

先打了普通,孔胜慌张的说:“兄长,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忽然找我们过去,难道是被现了?”

“不可能,我们做的滴水不漏,死士也是培养多面从不露面的,这次死士都直接死了,死无对证,不用担心。”

“我们还剩下几个死士?”

“还剩下两人,此计不成,唯有等几年了,算是他命硬。”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去吗?”

“没有理由拒绝,只能去。”

孔胜孔博一起前往了杨广府上。

刚到门口,就见到了等候在此的李渊。

李渊恭敬的对两人作揖:“两位先生,太子殿下特命我在府前迎接。”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想到杨广对他们如此的恭敬,不禁老脸带笑,轻轻抚过自己的白须:“有劳唐国公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