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2章 大战四交州事务(第2页)

“所以我需要能够最信任,也最了解我的计划的人去执行,我思来想去,只有你们最为合适。”

三人立即起身行礼

“多谢父王信任,儿臣等一定不会辜负父王信任,好好治理交州。”

李骏拿出三本小册子分给三人

“这是我编写的关于交州的一些注意事项,你们要好好阅读,好了,去和你们母亲好好告别吧,准备准备,五日后启程。”

“诺。”

李骏虽然狠心让儿子去交州锻炼,却不是无情,这次他特地让陈到带领白毦军驻扎在交州,除了要镇压当地土着,更是为了保证儿子安全。

除此之外,李骏还下令白毦军扩编至三万人,又扩编了一千虎贲军作为三人的卫队。

李骏相信,凭借一年三熟的水稻,养活这数万大军轻轻松松。

另一边,李骏命令一道接一道的下达,继交州兵团之后,徐州和扬州兵团先后成立,于禁和乐进分别担任两兵团将军。

石韬升任徐州刺史,赵风调任扬州刺史,孟建升任凉州刺史。

李骏向所有人出信号,一个徐州一个交州远远不够,他这一次是奔着一统天下去的。

李骏的信号让正在徐州休整的唐军再次行动起来。

接近一个月的休整让战争积累起来的疲劳彻底缓解,现在唐军可以精力充沛地南下了。

荆州的第一兵团也再次集结,向着豫章的朱桓施压,使其无力分兵增援吴郡。

甘宁和凌操率领一百艘海鹘船架着小型回回炮和八牛弩驶入长江水道。

南下之中的第一战将是两军水军的交手。

自从上次水军被击溃之后,周瑜就思考了如何应对,在去世前他就把这些方法写成奏表交给孙权。

现在吴军的楼船上也架着投石机,还有大黄弩,论火力也只比唐军稍差一点点。

这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水战。

宽阔的长江之上,两军先是用投石机互相攻击,唐军的回回炮射程稍远,比吴军多输出了一轮。

这一轮并没有带来什么优势,吴军只是有十几艘楼船被巨石砸伤。

随着两军靠近,双方开始了弩箭的对射,八牛弩毕竟是领先了数百年科技的产物,无论是射程还是破坏力都远大黄弩。

加上吴军是这两年才开始改造,所用的大黄弩也是孙权从汉军那边购买来的,数量有限,很快火力便被唐军压制了。

再靠近一些,两军开始了弓箭对射。

在吴军损失了数十艘楼船,唐军也被击沉了十几艘海鹘船之后,两军终于混战在一起,展开接舷战。

甘宁一马当先跳到一艘楼船之上,举着大刀砍杀那些没有护甲的吴军士兵。

唐军这边,虽然为了减轻负担,防止落水后直接沉底,士兵们都穿着皮甲,但也比没有护甲好的多。

接舷战一开始,唐军便占据了上风。

一时之间大量尸体便漂浮在江面之上,鲜血把江水都染红了。

两个多时辰的水战之后,吴军水军全面溃败,陈武率领不到五十艘楼船退回了江南水寨。

一万余水军只剩不到三千人。

由于伤亡不小,加上士兵们已经筋疲力竭,甘宁没有趁势杀进吴军水寨,而是退回江北休整。

虽然是大获全胜,大唐海军还是伤亡了近四千人,损失了三十余艘战舰。

可以说这是海军成立以来最大的损失,而且甘宁知道,这一切也多亏唐军的装备精良,否则胜负难料。

打捞起落水的两军士兵,唐军战船缓缓退回江北。

为了彻底击溃吴军,在请示了岳飞之后,甘宁写信调来了驻扎在徐州的五十艘海鹘船。

这也给了吴军难得的喘息之机。

孙权已经没有退路了,他调集了五万兵马进驻水寨之后,准备和唐军决一死战。

朱桓的三万兵马也被抽调了一万五千人前往吴郡。

得知这一消息,徐庶觉得战机已经到了,和张辽商量之后,借助荆州水军的战船,唐军从江夏出,向豫章动进攻。

另一边,陈到率领一万白毦军从南海郡出,进入会稽郡。

吴国真正到了腹背受敌之时。

孙权已经没有力量再顾及其他地方了,他打算干脆放弃会稽和豫章,把朱桓调到了丹阳,和唐军在孙家的源地决一死战。

得知孙权的打算,所有人都在劝说他

“殿下,不可啊,会稽和豫章不可放弃啊。”

“是啊,殿下,放弃容易再想拿回来就难了。”

“是啊,殿下,不可放弃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