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 三省六部制(第2页)

看着一大堆勋贵妇人,年轻男女,李靖开口问杨广:“殿下,此次出游的人都是城中的勋贵子女,这些人互相婚配,两家姻亲,多有姐妹兄弟,再与其他勋贵婚配,过了十几年,子女再互相婚配,不出三十年城内这些姻亲关系的勋贵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届时朝堂之上,满朝的儿女亲家,如何是好。”

李靖担心的非常长远,皇帝也担心这些事情,但是却又不得不继续这样做,因为历来如此。

杨广叹气:“是啊,勋贵们互相结合也是一种保险措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会导致阶级固化,利益纠葛在一起,朝堂上的众多大臣们也会党同伐异,只是在找到一个好的处理模式之前,贸然的改变,才是最大的错误。

一个企业的行政规划都不能乱动,何况一个国家。

“李靖,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靖摇头:“我暂时想不出来,但是师傅和我说过现在陛下正在考虑一种的制度,或许可以改善。”

杨广感叹杨素怎么什么都和李靖说,这师傅当得也真是够尽职的,毫无意外他口中的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

这套隋朝创建的中央官僚体系,从创建开始伴随了中原王朝的兴衰,其后有改变,但是最终直到封建王朝彻底毁灭才消亡,沿用了上千年。

后代王朝对于三省六部制的改变其实就是基于党政皇帝的个人要求进行的变化,对于主体组织架构并没有大的变动。

如隋朝,其实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三高官官均为相职,同时,三公、三师虚衔在身者也参预朝政,也是宰相。

这么一来一朝宰相数位,因为隋文帝要均权,他立朝,那些强大的门阀士族都掌握着不小的权利,他得不断的将权利分开,避免他们专权。

到了唐代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到了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皇权一人大权独揽,对于皇帝的要求变高了,也累的很。

这套制度能沿用那么多年有其道理。

“李靖,你觉得这种制度好用吗?”

“比现在的好用。”

“我觉得缓一时之疾吧。”

勋贵联姻阶层固化还是没有缓解,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互相作用效果就会好很多。

杨广这样想想自己的爹确实也牛逼,这种东西可不是一般人搞出来的,若不是隋朝二世而亡,就这套政治制度,足够隋朝兴旺个一百多年,只可惜科举制最终兴旺的是唐宋而已。

“父皇用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双管齐下可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事情不能急于一时,不然反对的声音肯定过大。”

“殿下,若陛下询问您此事,你当毫无保留的赞成。”

“那是自然,学区制度就是为了科举制铺路,不出十年,学区制度如果铺向全国,那么科举制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杨广微微一笑:“除了学区,还有一件事情,或许可以做,除了分权贵之权力外,可以强化约束权贵行事。”

“什么事?”

“分封诰命夫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