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三个奇迹年我把LHC给吃了(第2页)

戴维·格罗斯陷入了片刻的沉吟,而后先是问了一句:“你知道奇迹年吗?”

记者一愣:“奇迹年?”

“——噢,这个我当然是知道的,您应该说的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分别现万有引力和相对论的那两年吧。”

“是的。”

戴维·格罗斯点了点头,“但伱说的其实倒也并不完整。”

“奇迹之年的说法来自于英国的诗人约翰·德莱顿,他在副标题为奇迹之年的诗中歌颂了1666年。”

“而也就是在1666年,艾萨克·牛顿神奇般地完成了光分解实验、明微积分和关于万有引力的各项工作,分别为光学、数学和力学三大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对于整个科学史来说都是一场奇迹。”

“所以1666年也就被我们称为这样的奇迹年,只不过可惜的是约翰·德莱顿在他的诗中并没有提及牛顿的成就,大概那个时候的他还完全意识不到牛顿的成就有多么的伟大。”

“而第2个奇迹年,就生在19o5年,爱因斯坦表了数篇论文,分别揭示了光电效应、布朗运动、分子大小的测定、质能方程,以及最最重要的那篇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即狭义相对论。”

“这两次奇迹年,都为我们的物理学界带来了犹如新生的变化。”

“而今年……”

格罗斯笑了笑,然后对记者说道:“大概我说到这里,你也能明白我想说什么了,是的,我想把今年,称为第三个奇迹年。”

“不论是今年年初的标准模型李氏展开式,再或者是现在的维度力,它们能够于同一年出现,我想,把这样的一年称之为奇迹年,并不为过。”

“而李牧,就是这奇迹年的缔造者。”

听到格罗斯居然给出了如此之高的评价,记者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您……确定吗?但是牛顿和爱因斯坦所做出的成果都要更多啊!”

格罗斯当即便笑了起来:“你似乎还忽略了一点,也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奇迹年的时候,是多少岁。”

“那时候牛顿23岁,爱因斯坦26岁,当然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已经33岁了。”

“而李牧今年多少岁?”

记者就是一愣,是啊,李牧今年多少岁?

他觉自己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

“21岁。”格罗斯给出了答案,“你说,这是不是十分符合奇迹年缔造者的年龄?”

“当然。”格罗斯又说道:“定义奇迹年的标准,并不在于做出的成果有多少,而是在于做出的成果有多么的重要。”

“李氏展开式,彻底取代了我们使用了那么多年的微扰展开,而维度力理论则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宇宙更加真实的一面,这是哪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无法做到的,就比如说多维空间的证明。”

“在此之前,我们只能推测有多维空间的存在,但从来都无法像现在这样肯定,而现在,维度力已然解释了这一点。”

“就像是它的命名,因为它存在于每一个维度之中,所以它才被称为维度力。”

“最关键的是维度力的出现,还为我们统一相对论和量子理学,实现真正的万有理论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普通人不研究物理,可能意识不到这有多么的重要,但我十分清楚。”

格罗斯慨叹着望向天边的云彩:“这……就是奇迹啊!”

……

随着格罗斯的采访结束,第三个奇迹年的说法也随之传出,一时之间,又在物理学界掀起了一番波浪。

奇迹年对于物理学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而现在,它居然又被重新拿了出来,并且被放在了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身上。

然而没过多久,物理学界就有很多其他的物理学家,就也对这种说法表示了赞同。

特别是那些一直支持李氏展开的学者们,他们同样认为这一年就是奇迹年。

维度力,值得这样的盛赞。

当然,反对者仍然会有。

之前反对李氏展开的物理学家,虽然在经过了这场报告后,大多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但终究就像乔治·帕里西所说,玻色子的质量,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基于李氏展开式所完成的维度力理论,永远都存在着致命性的缺陷。

乔治·帕里西就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奇迹年?也许时间会为今年是不是奇迹年而盖棺定论。”

“但绝不是现在。”

“我承认维度力理论中的数学运用十分的巧妙,并且毫无漏洞可言,但是朋友们,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物理是一个实验科学,要讲究严谨的实验结果。”

“哪怕当年的爱因斯坦在19o5年提出了相对论后,物理学界也都没有立马对此表示赞同,而是直到1919年的那场日全食实验之后,才让其得到验证的。”

“而关于玻色子的质量,我们全世界很多粒子物理研究所都对其进行了计算,并且都基本上符合微扰展开标准模型的预测结果。”

“所以,想要让我接受维度力理论,前提就是,玻色子的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但我认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两年来是不用想的,因为计算玻色子的质量需要十分巨大的工作量,重新开始对玻色子质量的计算,需要很多的功夫。”

“不然的话,我直接把大型强子对撞机给吃了。”

乔治·帕里西的表态,又一次激了物理学界新的争吵。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