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章 徭役町贞鉴定为 补沟奴隶(第2页)

有些胆儿肥的,直接冲到农奴主跟前,颤抖着吐上一泡口水。

他们不敢相信这一切,只能不停地掐自己的脸,痛感传来,确认这不是梦。

……

由于战后尸体还未处理,赵耀便命令农奴主们拿起农具挖沟掩埋,派些农奴在边上监工。

双方身份互换,农奴们用倾注仇恨的鞭子狠狠地抽在町贞干布等人的身上,打得他们嗷嗷叫。

“别打我,别打我,我做错了什么?”町贞干布哭喊。

“徭役町贞,鉴定为补沟奴隶。”

有一位叫做朗巴的男子,刚出生时父亲就被打死了,因为交不起出生税;父亲死后,债务转移到朗巴的母亲身上,农奴主就逼迫她成为妓女;后来朗巴由奶奶养大,父母和奶奶三人的债务全都转移到他的身上。

他只能拼命干活还债,每年都把主人的牛羊喂得膘肥体壮,用颗粒饱满的粮食装满主人的粮仓。

可无论他怎么努力,债务不仅没变少,反而越来越多,主人对他的口粮克扣也愈严重。

有一次,由于实在太饿,偷吃了一勺糌粑,就被主人割掉了舌头……

像朗巴这样的人,在农奴中十有七八,不胜枚举。

雪山之下,埋葬着农奴的血;雪莲的根,吸食着农奴的泪;高僧的手,把玩着农奴的骨!

为了解放吐蕃,废除农奴制,多少伟大的战士们永远长眠于此。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输血,吐蕃才有了今天这般美丽的样子。

然而,很多西方的媒体却在污蔑我们在吐蕃的伟大成果,把建设生产说成是破坏传统。

还有很多脑子里装屎的文青们宣称:没有现代化的吐蕃才是真正纯净的圣地,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更无耻的是,那些农奴主们的后代还随时想要复辟农奴制,反对现代化,抵制汉文化。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扼腕叹息,吹嘘自己家祖上有多少个农奴……

呵呵,这都是革命不彻底的后果啊。

赵耀不会愚蠢到保留吐蕃那一套反人类宗教思想,更不会为他们单独划分一个民族。

所谓民族,这个概念的定义很复杂。大多数情况下,是把生活在某个区域内的人们,按照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长相等与众不同的特征划分出来的人群。

完成基本划分后,再通过人为的干预不断规定和强化这个群体的特质,形成一个壁垒森严,排外排他的圈子。

大家都长着相同的脸,流着相同的血,喝着一条河的水,干嘛还要强行设置交流壁垒呢?这不是给后人添堵吗?

在赵耀看来,汉族从来都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汉族的划分,看中的从来不是血缘关系,而是文化认同和政治意识形态。

吐蕃人与汉人长相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高原上紫外线强晒黑了点,有啥不一样?

为了让他们尽快融入汉族,赵耀把年轻女子分配给军中的单身士兵,把男子分散到几百个州县当工人。

并且承诺:只要他们好好工作满一年,并且学会汉语,那么就可以永远摆脱农奴的身份,消除所有的债务,让其正式成为大汉子民的一员。

如此,两代之内而忘吐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