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70轮渡(第2页)

过了一会儿,售票员扭头看着林兰笑道:“味道真的不错!”她看着林兰觉得一个乡下女人,能做出这样的点心,还挺难得的。

林兰笑道:“家里长辈以前就是做这个的卖的,我也跟着学了一些。”

售票员恍然大悟:“原来是祖传的手艺,难怪做的这么好。”

两人闲聊起来。

一个小时后,客车到了大石桥乡,好的是雨停了,林兰也和售票员熟络起来。

知道售票员叫李红梅,驾驶员老陈,两人搭班跟这趟车。最早一班七点半出,十点半返回城里,下午一点半从东市出车,四点半从大石桥乡返回。

林兰走时又捡了几个豆卷给她和驾驶员老陈,李红梅和老陈还说以后有东西就送到车上来,他们帮忙带回去。

林兰高兴的应下,告辞后带着豆子朝河边走去。

母子俩经过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街道两旁是几乎全是古色古香的木质房屋。

挽着髻的小脚老太太,戴着花镜坐在阶檐下做针线,脚下还放着漆成绛红色的竹编针线篓子。林兰看着就想起了她以前住的小镇,会不会也在这个时空?

顺着石阶往下走快到河边有片楠竹林,旁边有个合作社的竹器铺子,门口摆满了各种竹器。

凉席,晒垫……,还有叠得高高的,带着翠绿色竹皮的蒸笼,有大、中、小三个型号。

林兰想到以后蒸豆子用得着,朝铺子走去,刚好有位老篾匠师傅出来,她上前问道:“师傅,这种大号的蒸笼要票吗?”

老师傅摇摇头:“不要,你要几层的?”

林兰想了一下:“要五层的!”

老师傅指着那些蒸笼:“这全是楠竹编的,五层的就贵了,算起来一共要六块八。”

林兰觉得几块钱买楠竹蒸笼不要太划算,笑着问他:“有现货吗?有现货我明来买。”

老师傅见她背着孩子,觉得她不是说着玩的,点头道:“有,这年头开馆子的人都没有,蒸笼编出来不好卖。”

“谢谢您大爷,我明再来。”

“没事!”老师傅拉了把椅子,摸出烟杆点了叶子烟,吧砸、吧砸抽了起来。

林兰记得绕过楠竹林,再走十几分钟就上河堤了。

走到河堤上,堤坝外的沙里种满了甘蔗,花生。林兰记得这种甘蔗叫白丝蔗,口感硬、出糖率高是专用榨糖蔗。

这时过度轮的汽笛声响了起来,船快要靠岸了,林兰一把抱起小豆子:“渡轮来了,妈妈抱着跑快点。”

前面不慌不忙走着的几人也加快了步伐。

林兰气喘吁吁的赶到走过浮桥上了渡轮,大概不是赶集日,过河的人不多靠船舷的方还有座位。

林兰找了个位置坐下,将小豆子拢在怀里:“豆子别乱动,等会儿掉水里了。”

小豆子好奇的看看大船,又看看拍打着船舷的水浪:“妈妈,孙悟空的木筏好小。”

林兰点点头:“对,孙悟空的是木筏,这个是轮船,不一样的。”

小豆子想想又问:“孙悟空为啥不坐这样的大船?”

林兰想了一下道:“他还没学到本领,造不出这样的大船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