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4章 第144章(第1页)

公社那边效率很快,程干事专门下乡来通知赵柯,后天去省城买农机。

“你们大队要是能按个电话,就方便了。”程干事边擦着骑车累出来的汗,边对赵柯说。

赵柯给他倒了一杯水,问:"公社给拨款吗?"程干事露出一个“你想什么美事儿”的眼神。

赵柯日常哭穷:"不拨款,我们哪有钱按电话?别说电话,我们大队的电都没拉起来,家家户户都还点着煤油灯呢。"

程干事道:“咱们双山公社就那么一个轴承厂,下头各大队都不富裕,你们大队这都发展得很不错了。"

轴承厂建厂没几年,只能帮助很小一部分人提高生活水平,双山公社下面各个大队基本依赖的还是农耕,农业不发展,农民就富不起来。

赵柯问:"公社怎么说的?"

程干事喝了口水,道:"公社开会,既然要推进机械化,就不能束手束脚,要大刀阔斧地向前迈进,挖掘机,收割机,履带式拖拉机,大小型四轮拖拉机以及各种农机具……全都得置办,越早完成农机配套,越早提高农业效率,提高产量。”

赵柯边听他说边在心底盘算,“这得掏空各个大队的家底儿吧?”

“公社财政也会出一部分。”程干事从包里拿出一份会议记录以及各大队的入股情况统计,递给赵柯,"你的报告写得很详实,公社讨论过,今年夏天完成农机配套,农机械并行,多开垦出万亩田,挖出水渠,明年秋收,公社和社员们的收益就能大幅增益。"

现在各大队分别几百亩到千余亩地不等,这些田地,各大队完全有能力独自耕种,公社是打算集体多开一倍的土地,利用这些农机集中耕作。

农机本身没有什么效益产出,对应的是田地和庄稼,会根据各个大队的入股份额进行分红。

赵村儿大队用农机入股,份额并不是各个大队中最高的,显然有几个大队想要大干一场。

公社有实力,比赵柯的规划,更大胆一些,这无可厚非,赵柯就有一个担忧:“如果这样,农机负荷比较大吧?"

程干事道:"所以公社要建一个农机站,需要维修员,也需要驾驶员……"赵柯点头。

>公社肯定要尽可能整合耕地,一块儿一小块儿的耕地不利于机械化,在耕地附近建农机站确实有必要。

程干事眼神热切地注视赵柯。赵柯察觉到,抬眼,这是要干什么?程干事重复道:"农机站需要维修员和驾驶员……"

空气安静。

赵柯嘴角一抽,不死心地问:"公社……不会是惦记我们赵村儿大队的人吧?"

程干事的目光一下子充满赞叹:“还是赵主任脑袋转得快,段书记说,你们大队已经提前培训过驾驶员,等农机回来,完全可以直接上手;段书记还说,公社不是抢人,如果劳动任务结束,你们大队的驾驶员不愿意留在农机站,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帮助农机站培养出新的维修员和驾驶员,你们大队的维修员和驾驶员也能通过实践提升技术,一举两得。"

赵柯:"好一个“一举两得”,现摘桃子的手法,相当娴熟。

"段书记还说……”程干事就像是个传话筒,"这都是为了集体的发展,抢下时间,明年就不耽误耕种,只要我跟你说明白,赵主任你肯定能理解。"

赵柯当然理解,也没打算拒绝,但该争取的不能少,“我们大队的人去可以,工资怎么算?”

程干事道:“段书记的意思,就凭赵主任是合作社副社长,肯定也不亏待不了你们大队的社员们。"

赵柯质疑:"不会年结吧?"

程干事立马否认:“工资不会拖欠,月月发。”

月月发工资,在农机站还风光,赵柯都能想象,他们大队的驾驶员过去,选择回村儿还是选择留在农机站的时候,内心有多挣扎……没准儿不挣扎,毫不犹豫地选农机站。

公社为了省事儿,为了笼络人,光明正大地用阳谋,明明白白地告诉赵柯,觊觎她的人。赵柯哭笑不得。

而程干事还没转播完,"傅同志一个人短短几个月学会各项农机的维修,太辛苦,公社的意思,最好多带一个同志去。"

赵柯第一反应:"公社想安排人进农机站?"

"等傅同志他们学成回来再安排也不迟,一个两格维修员肯定不够,就是字面意思,如果赵主任有

合适的人选推荐,就从你们赵村儿大队出,一起去学习。"

赵柯明白了,叫赵芸芸去喊傅杭和林海洋。两个人闲聊了十来分钟,傅杭和林海洋过来。赵柯对两人说明了意图。傅杭早就同意,无需多说。林海洋更没有意见,毫不犹豫地答应:“我愿意去。”

“后天乘小客车出发,在那之前赶到公社集合。”赵柯又叮嘱两人,“你们认识拖拉机厂的领导,公社买农机,你们帮着参谋参谋。"

程干事惊讶,"赵主任,你不去?"

赵柯笑道:"有傅知青和林知青在,我就不再跑一趟了。"

开路难,顺路走不难,傅杭和林海洋是开路的功臣,当然足以应付。傅杭从容道:“有我们在就行。”

程干事看了看三人,道:“那行,我在公社等两位同志。”后天,赵柯早起,开着拖拉机送傅杭两人一起去公社。

三人汇合,傅杭特意看了一眼赵柯的头发,她没戴他送的发卡,仍然是高马尾绑起头发,拖拉机奔驰中,她没有专门修理过的碎发肆意地舞动着,就像她这个人,不受束缚。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