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8波澜(第2页)

她将茶盏放回去,并不多言。

“早先便收到褚阁老的书信,说他在衍州收了徒弟,如今一见,我便明白他的所想了。”杜庭誉手腕晃动着杯盏里碧色的茶汤,像是在与故友叙旧一般提起褚清连的名字。

元蘅知道师父会与启都中人来往信件,那些信件多半也是她托人送往启都的,但是她没想到那些书信中也会提到自己。

她从来不敢将自己拜了褚清连为师之事传扬出去,但是没想到褚清连竟乐得将这件事告知旁人,且不觉得有什么不便提及的。

眼眶微润,她恨自己没见上褚清连的最后一面。

“师父他……”

杜庭誉道:“他将你视为爱徒,你只要于心无愧,便不算辜负了他的期望。”

元蘅问:“那怎么才算于心无愧?”

“将他所授于你的东西,还给北成。”

还给北成……

如何做才算还了?

当年淳和帝不肯重用褚清连,将他的平乐集视作危言耸听。后来宣宁帝即位,虽将他提作内阁辅,却仍对他所言报以怀疑。

他的一切都是给北成的,最后却只能在衍州交给自己的徒弟。

甚至临死之前,他都不知道这个徒弟,是否能替他做好那些事。因为北成没有女子科考的先例。

元蘅沉默许久,忽然起身,面朝杜庭誉跪下,叩拜。

“望司业明示。”

杜庭誉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看她风尘仆仆而来时披风上未化的雪粒,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将她扶起来之后,杜庭誉才道:“旁的我做不了主,但在文徽院,尚且有我说话的余地。今日你若愿意,日后,便算是文徽院的学生了。”

见元蘅怔住,杜庭誉继续道:“这里规矩众多,不如你侯府自在。元姑娘可考量了再做决定。”

仍旧是那盏略显清苦的茶汤。

但这一回没有人蹙眉。

“学生元蘅,谢司业成全。”

走出杜庭誉的院子时,透过暗沉的天色看不出是什么时辰了。启都的这场初雪连着多日没有停过了,距离腊月还远,但是四处冰冷的意味不弱分毫。

文徽院中清冷,只有几株雪中红梅勉强添些风韵。因着漱玉还在院外等候,元蘅并不拖延,只加快了步子朝门口走去。

路过小石桥的时候,有人团了石子大小的雪团子,朝元蘅丢了过来。

元蘅本就敏锐,只挪了一步躲开,朝着那人看过去。

是小皇子闻泓。

他头上的浅青色云纹锦帽歪了,但他并不在意,脏兮兮的手心里还握着一团雪。分明掌面已经冻得通红,但是他丝毫不觉雪的冰凉,笑嘻嘻地从假山后面走过来。

元蘅展眉笑道:“小殿下怎么又一人在文徽院?”

闻泓并没有答她,反而又问:“你不是要装成男子,怎么又换成了女子的衣裳?”

元蘅答:“以后都不必装了,我就是我,没什么不能说的。”

正此时,一个身穿宝蓝锦缎玉兰纹样长裙,身披银白金丝绣花披风的女子从假山后走来,还喊着闻泓的名字。

闻泓瞧见她,脆生生地唤了一声:“皇姐。”

元蘅并不认得来人,但也知晓这应当是哪一位公主。但是当今皇帝只有两个女儿,一个早已出嫁,眼前能带着皇后幼子一同出行的,应当是明锦公主。

明锦的母妃只是一个昭仪,因病离世的时候,她尚且年幼。皇后于心不忍,便将明锦视如己出养在了身旁。

“你是……”

明锦将自己手中的小外衫裹在闻泓身上,抬眼看着元蘅。

“安远侯府,元蘅。”

明锦似乎了然,眉间的神色柔和了些,道:“有耳闻,听阿澈说过。听说在衍州的时候……”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