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8章 朕给了你机会(第1页)

第14o章朕给了你机会

只听周遇吉用严肃的表情,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昌平一带的建虏兵力和我军相当,而宣府这边的建虏兵力不到我军一半。因此,末将以为昌平之战要慎重!”

说到这里,他怕其他人误解,就连忙又补充道:“就宣府之战,如果不是陛下单挑活捉了奴酋,进而引建虏阵脚大乱,则以建虏的排兵布阵和他们的精良装备,特别是建虏的火器配比很高,火炮由大将军炮,佛朗机子母炮,虎蹲炮,各类鸟铳以及三眼铳等等皆有,正面交战,我军伤亡必然会很大。”

听到这话,刚才其他几个将领有不服气的,顿时都不说话了。

他们不是看不到,而是被这难得的胜利给高兴的。如今周遇吉都说得这么明白了,要是还不肯承认,那就不配当一方统帅了。

大堂内因为周遇吉的泼冷水正安静时,却听到周遇吉自己又说话道:“不过我军能出其不意也确实是个优势。或许我们可以驱赶那些俘虏冲正建虏的火器营,如此能减少我军之伤亡,又能震慑建虏,使建虏军心大乱而多一份胜算!”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好点子。

可以想象一下,朝廷官军兵出居庸关时就肯定能吓建虏一跳,再驱赶那些俘虏冲阵,就更能让他们大吃一惊!

不过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呢?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忽然心中一动,有了一个主意。

于是,他让各军备战的同时,先行安排其他事情了。

宣府一地,随着建虏的入侵,多个衙门被建虏都破坏了。衙门中人,不少投靠了建虏的,如今已经和范永斗等人一起被处决了。

地方人事的安排,其实崇祯皇帝在太原那边就已经有过安排。在宣府这边,他就不急着开拔,也先安排了。

这个事情,绝对算是新鲜事,以至于崇祯皇帝一开始安排,就立刻传开了。

俘虏营地这边,同样也是听到了风声。

孔有德等人,和他的手下全都关在一起,别人有听到什么,自然会给他们说的。

“王爷,我听到那些朝廷官军在说一个稀罕事呢!”

孔有德等人,皆是在等死,听到稀罕事,其实也不关心。毕竟都是要死之人,还关心什么稀罕事不是?

“王爷,如今朝廷官军的条件真的是和我们当初不能比了,听说他们不但军饷,甚至连欠饷都补足了。这还不说,我刚听到说,那些残疾的大头兵,都被皇帝安排到地方衙门了,能领俸禄的那种!”

听到这话,孔有德哪怕是在等死,都忍不住好奇了,问道:“缺胳膊断腿的普通军卒,能安排到地方衙门领俸禄?”

你说放军饷之类,皇帝能做到,这不稀奇,可对于残疾的大头兵都能领俸禄,这是他从未听闻过的事情,不由得他不惊讶。

“当然,据说皇帝认为天下大乱皆因官吏腐败引,不但官贪,而且吏和役皆存在欺压百姓的情况,因此他之前抄家了一大堆贪官,然后又要把吏和役都换一遍。以后吏不再世袭,役也不再有,改为朝廷放俸禄的那种。”

孔有德听得摇头道:“这怎么可能,不要说他们残疾了,就是不残疾,衙门的事情是他们做得来的么?”

大明朝为什么要采用世袭制,也就是父死子继,就是经验相传,不至于不会做事。

“王爷有所不知,据说皇帝还编了一本书,就是教他们在衙门里怎么做事的,不懂可以学。并且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利民利国,往这个方向做,就不会错。”

孔有德一听,顿时无语了:这不是砸了原本那些人的铁饭碗么!

不过貌似也只有皇帝才能砸,其他人都没这个能力砸。

一想到这,他不由得沉默了。

孔有德原本是辽东铁岭的矿工,普通老百姓出身,自然知道底层的情况。皇帝的做法是好是坏,从底层百姓的角度来说,是一目了然的。

说真的,眼前这位皇帝,真的是让他大吃一惊。

他从来没想到,那个昏庸无能的皇帝,竟然能杀一大堆的奸臣,又能亲自领军,勇气不说了,就是那一手神射之术,就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他的认知。

如今朝廷官军能有的待遇,让他不得不想起东江军的遭遇。

朝廷基本上就只是给了个名头,不要说军饷了,连粮草补给都很少。得亏大帅又是要打仗,又是要和商人做生意,还要去朝鲜人那边威逼利诱,才能维持东江军的存在。

只是没想到,大帅竟然会被那个袁崇焕所害,至于东江军随后分崩离析……

想着这些,他不由得有些难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