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9章 真心换传统(第1页)

第171章真心换传统

冬春之际,竟然有台风?如果记录没错的话,可能就是这段时间会生的。

其实,崇祯皇帝不知道,冬春之际,也是存在台风的可能性,只是概率低一点而已。比如说2oo4年2月14日,江苏省沿海地区就曾经出现了热带风暴“凤仙”。

不过崇祯皇帝知道一点,这时候的船,抗台风能力是非常差的。

远的不说,就说崇祯年间,当时孔有德和耿仲明坐船逃离山东,要去投靠建虏的时候,尚可喜奉命在旅顺那边拦截,结果就是遭遇了风暴,拦截的船全被风暴打没了。

再说一个长江生的案例,即1658年,郑成功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率领的北伐军进入长江,但在到达羊山时遭遇了飓风。一千多艘战船中有三分之一被毁,八千多将士溺水身亡,郑成功的三个儿子也在此次事件中遇难。由于损失惨重,郑成功不得不撤军南下。

想着这些案例,崇祯皇帝一时之间就犹豫了,最后还是对方正化说道:“大军在扬州已经得到粮草补给,就先不急着去应天府。回头打出旗号,沿长江北岸西进,吸引贼军来攻,也能破解贼军围攻应天府的打算。”

方正化听了,心中稍微有些犹豫。

如果皇帝领军进入应天府的话,就算只是五万大军,凭借南京的高大城墙,也能耗掉几倍敌人的锐气,然后再行反攻,胜算会更大。

而如今五万军队不去南京,只是沿长江北上寻贼军作战,这压力绝对是非常大的。

不过他一直陪在皇帝的身边,当然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因此,在犹豫片刻之后,最终没有说什么。

京营又在扬州府城一天之后,便把城防交给了史得威的地方军队,撤出了扬州城,准备开拔西进了。

随着京营将士的出城,扬州城的百姓便开始出门活动了。对于城外驻扎的皇帝大军,他们依旧是害怕,不敢靠近,更不敢接触。对于军队的一些购买需求,不少店铺往往是看到军队过去就早早关门,不敢做买卖。

这让收到消息的崇祯皇帝有点意外,按理来说,自己在扬州城铲除豪强,革新盐政,大大降低盐的价格,还有实施粮食管制,这可都是对百姓有利的措施,他们应该感激才对,怎么还是畏惧京营呢?

于是,他让方正化安排人去打听了下情况。等到下午时候,方正化便有消息了,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这扬州府的百姓,有很多以前是靠那些大盐商赚钱的,如今大盐商都被杀伏法,他们的商铺之类也被封,那些伙计什么的,畏惧朝廷,被他们影响之下,大部分扬州府百姓便不识好歹,也是畏惧朝廷,畏惧京营!”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想便算了,反正日久见人心。在扬州的这些举措,虽然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老百姓也是很受益的不是!

这么想着,他也就无所谓了,开始想粮草运输的问题。

之前从京师南下,是沿着运河而走,好处就是粮草物资可以通过船运的方式,就很是便利。

但是,如今要西进的话,这粮草物资的运输就是一个问题了。

6地走的话,是需要征集很多大车来运送物资,如果没有专门的辎重营,那可能还要征大量民夫运送物资粮草才行。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用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但这么一来,军队就没法离开长江岸边太远。

折中之下,崇祯皇帝决定,一部分用6运,一部分用船运。

于是,他没有强行征集车船,而是传旨给史可法,通过雇佣的方式来获取车船。

结果,问题来了,扬州府这边,压根没多少人愿意被京营雇佣。

对此,方正化都恼了,向崇祯皇帝提议道:“万岁爷仁慈才不用征召摊派车船之用,结果这里的刁民却不识相,那就干脆下旨征召摊派算了!”

崇祯皇帝当然是不高兴的,但是他营造一个军事上战无不胜,民事上以民为重的人设,一直坚持在这么做。甚至这次南下之际,为了曲阜孔家和这扬州的大盐商,他还多次铺垫,强调以民为本。

如果这个时候因为不高兴了,就改用老套的做法,虽然说别人也没法说什么,毕竟朝廷有这个权力,历朝历代也这么做的,但是这和崇祯皇帝自己的理想也是不符合的。

乱世之中,民心之重,他比这个时代的人有更多认识!

因此,最终崇祯皇帝决定保持人设始终,便摇摇头,否定了方正化的提议,道:“那就传旨操江提督,拨一部分运输船过来。”

方正化见皇帝已经决定,便只好回奏道:“奴婢遵旨!”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就在当天晚上,忽然风声大作,还夹杂着大雪,笼罩了江南。

“呜呜呜”的风声,犹如末日嚎叫一般。

亏了京营是最为精锐的军队,就算是扎营,那也是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帐篷都扎得结实,只有少数帐篷被吹翻,也是很快就把军卒分流到其他帐篷中过夜。

但是,台风之下,扬州府就遭殃了。

谁也没想到,在这大冬天的,台风会夹杂大雪而来。

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以这个时代的条件来说,还有他们的家境来说,大部分百姓是无力独自抗衡天灾的。

因此,等到天亮时候,大雪还在下,风虽然小了一点,但是扬州府的百姓,都在哀嚎了。

崇祯皇帝在天一亮时,便出中军帐查看情况。

真的是,目光所及之处,原本有的一些大树,都倒在地上,被白雪覆盖了好多,只是露出一些枝杈而已了。

扬州城外的棚户,大部分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是被风吹走了棚子,有的是被雪压塌了屋顶。

有一些百姓,男女老少都有,都在那挖着塌陷的家,呼喊着家人,或者抱着已死家人在大哭。风雪之下,好多都成了雪人。

扬州城里也好不了多少,大部分百姓的房屋,都是茅草顶,黄泥墙而已;不要说这种了,甚至有瓦片房的,都有被风雪破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