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页(第1页)

  这些道理不光孙氏懂,顾玉汝清楚,顾玉芳也清楚。

  等齐永宁走后,她搓着衣角,气呼呼地跑回屋,情绪来得莫名其妙。

  孙氏倒也没多想,看时候不早了,便去厨房把早上买的菜拿出来处理,为等会做午饭做准备。

  顾玉汝本也打算回屋,见娘提出的篮子里装了许多小鱼小虾,便想留下给孙氏帮忙。

  “行了,哪用得着你,这东西又腥又不好弄,没得弄你一身味,娘一会儿就弄完了,中午做了给你爹下酒吃。”

  小鱼小虾都是不大不小的那种,小鱼约莫只有手指长短,鱼鳞很细碎,小虾大约有女子两个指节长短。

  这种不大不小的鱼虾是最难处理的,但架不住便宜,一般只有那种家中妇人为了省钱不怕麻烦,才会买回家做了吃。

  顾家家境在此,顾秀才别无他好,就爱偶尔喝上一盅,能当下酒菜的都不便宜,诸如茴香豆这些除了吃个味道,也不养人,孙氏惯于精打细算,日常便喜买这种小鱼小虾,几文钱可以买几斤,处理干净下锅炸了就是一道好菜。

  见孙氏不让她沾那些小鱼,顾玉汝便去打了盆水,把那堆小虾倒进盆里。

  离水这么久,这些小虾竟还有些没死,入了盆就见有须爪跳动,顾玉汝也没多看,捡了虾来拧掉脑袋,只留了小小的虾尾放在一旁干净的盘中。

  “这些虾等会拿来炒了韭菜,留一部分做汤,你弟弟最是喜欢吃……”

  母女俩一边做活,一边说着体己话,气氛倒是融洽。

  相反西厢的顾玉芳,趴在槛窗上,瞅着这边一片和乐融融,越觉得心堵,恨恨地打了下窗沿。

  她委屈的不是别的,而是娘竟然没能留下齐大哥用饭,她当然也清楚为何如此,除了怨家里不宽裕,便是可惜自己打扮了半天白糟蹋了,本来她见一次齐大哥就不容易。

  这边孙氏和顾玉汝自然不知顾玉芳的小心思,院门突然响了,不过门也没关,来人很快就推开院门走了进来。

  “阿秀在剥小鱼啊。”

  阿秀是孙氏的闺名,来人是邻居胖婶,她手里拎着一篮子菜,还有一个小簸箕。好吧,这不用顾玉汝多想,就知这是娘的‘交际’来了。

  住在西井巷的都是些小门小户的人家,这里的妇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有些妇道人家平日没什么交际,像摘菜洗衣做针线就是她们‘交际’的时间。

  偶尔见哪家院门半开,院中坐四五个妇人,一边干着手边活儿,一边说话,这都是极为常见的场景。

  顾玉汝懂事地去拿了个小杌子来。

  胖婶接过来夸了她一句便顺势坐了下来,就在孙氏边上,一边摘着菜一边和孙氏说起闲话。

  这种时候,女儿家自然只有默默听的份儿。

  “我看小齐秀才走了,怎么没留人在家吃饭?”

  第9章

  齐家两个秀才,齐彦是齐秀才,齐秀才的儿子自然是小齐秀才。

  孙氏用手背抿了抿鬓角,又低头下来剥小鱼:“留了,那孩子懂事,也还有别的事,读书要紧。”

  胖婶也不知洞没洞悉这里头的玄机,道:“那倒是,什么事都没有读书要紧,这孩子也算咱们打小看大的,不光长得好,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恐怕以后当个举人老爷也不难……”

  听人夸齐永宁,孙氏自是高兴得紧,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胖婶也算知道内情的人,见此看了顾玉汝一眼笑道:“瞧瞧玉汝这,多好的福气,人后生争气,对玉汝又上心,那齐家家境殷实,以后嫁过去可是享福的命,先当秀才娘子,说不定过两年就是举人娘子了……”

  说到这个,顾玉汝就不适合留下继续听了。她垂着头把手在盆里洗了洗,忙站起来做害羞状走了。

  见女儿被‘臊’走了,孙氏笑道:“瞧瞧你,当着孩子说这做甚。”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你两家不是早就默契?不是我说,你家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把玉汝嫁过去,玉汝也不小了吧,今年也十六了。这也是你家耐得住性子,这么好的人家,这么好的人才,换别家女儿一及笄就把人嫁过去了,你们倒好,一点都不着急……”

  “这事着急什么,永宁要读书,我还想多留玉汝两年……”

  “你可别犯傻……”

  *

  中午,顾秀才和顾于成回来了。

  前脚进门,后脚午饭就做好了。

  一碟炸小鱼,一碟虾仁炒韭菜,一碟炒白崧,一大碗虾仁豆腐白崧汤。虽没有什么大荤菜,但有鱼有虾,白崧又是用荤油炒过的,上面还有些细碎的猪油渣,看着让人食指大动。

  尤其那一盘炸小鱼,顾秀才来到桌前就看见了,向来不苟言笑的容长脸上不禁多了一抹笑。

  之后不用多说,孙氏去厨房拿出早就温好的黄酒。

  有酒有菜,顾秀才就没有急着吃饭,就着小鱼喝起酒来。

  三个孩子各自吃着饭,顾秀才看着这和谐融洽的一面,不禁笑容更深了,伸手拍了拍孙氏的手。

  “阿秀辛苦你了。”

  读书人向来懂礼守礼,这种‘孟浪’之举在顾秀才身上极少能见,孙氏即使百感交集地和丈夫对视了一眼,也忙垂下头来,又嗔了他一眼,生怕被孩子们看见了。

  孩子们自是看见就当没看见。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