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1节(第1页)

可王太医没来,反而来了位姓董的太医。听张来顺说了盘儿才知晓,原来太后最近身子有些不爽,王太医精通大方脉,也是太医院的老人,就被叫到慈宁宫去侍候太后了。

这不,王太医想着盘儿这儿不能缺人,就把董太医荐了来。

据说这个董太医十分擅长小儿科和妇人科,但因为年纪不够大,太医院通常是那种胡子花白垂垂老矣的太医吃香,越是年纪大的太医越吃香,所以董太医在太医院不太被重用,平时都是给宫里一些低等嫔妃看诊。

不过王太医给董太医打包票了,以他的医术绝对够看护盘儿这种情况,再不济还有他,只是他得看顾着太后那边,不能做到随传随到,而以盘儿的情况恰恰需要随传随到,所以暂时先用着,不行了再说。

这话是张来顺传来的,盘儿就猜是不是有人故意借着太后给太子下绊子。毕竟太后的凤体一直是鲍院使来看的,什么时候轮上了王太医?

怎么说呢,王太医虽医术精湛,但在太医院还坐不上前三把交椅,不然也不会被派去跟着南巡。王太医大抵也清楚这情况,当初借着盘儿的身子,有主动向太子示好的意思。

既然他本人是这样一种状况,竟被派去侍候太后了,整件事怎么看都透露出一种诡异。不过盘儿也没有多说,换太医就换太医吧,太子都说了不行了再换,说明这董太医还是可以一试的。

经过这一番事,等董太医来请脉时,盘儿就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确实年轻,至少头发胡子都是黑的,整个人的面相看起来十分严肃古板,不过诊脉诊得倒很细致。盘儿不知道是不是王太医之前透露过她身体的情况,总而言之他诊的大致和王太医看的一致。

又提出了些新看法,诸如最近盘儿有些孕期浮肿,她以前没这种情况的,现在肿得以前的绣鞋已经穿不进去了。

“奉仪在晚上临睡前要少饮水,待会儿微臣会开两个方子,不是药方,而是膳方,每日饮两次,不可多饮,应该可以改善。”

“劳烦董太医了。”

“不劳烦,微臣这便下去开方,奉仪可派人与我同去,其中一些忌讳微臣会详尽告知。”

这事从来是晴姑姑来做的,盘儿就去看晴姑姑,谁知她似乎不知在想什么,有点走神。

“姑姑?”

“主子?”

“你跟董太医去一下,他会把膳方其中避讳告知于你。”

“是,奴婢这便就去。”

等晴姑姑出去后,盘儿看着她的背影有点若有所思,难道是认识?

第67章

晴姑姑很快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单子。

她大致跟盘儿说了下情况,就拿下去安排了。这期间盘儿观察了下,没看出任何端倪,也许是她多想了?

可但凡提到太医,盘儿总会敏感地想到晴姑姑的来历,曾出生太医世家,因为祖上获罪,落了个满门男丁被诛,女的全被发卖教坊司的下场。

大抵因为前世的经历,再加上太医的特殊身份,盘儿总觉得是不是和后宫争斗有关,因为只有这样,下场才会这般惨烈。可细算一下晴姑姑的年纪,这事似乎发生的挺久远了,不是成安朝,应该是建武朝,也就是先帝爷那会儿。

想了会儿,想不出所以然来,盘儿就没再想了,她觉得如果晴姑姑碰到什么事,肯定会告诉她,之所以没告诉,肯定是她觉得没必要。

若说这世上最不会害自己的人,大抵就是晴姑姑了,两人的命运其实有点相似,算是有种同病相怜之感。

孩子出生以后要穿的衣裳,在南巡路上就已经准备好了,因为有前世的经验在,盘儿把男童女童的衣裳都备下了,嘴上说的是有备无患,其实她心里还是觉得定是和前世一样是龙凤胎。

不过尿布倒是没准备,在一个姓杨的接生嬷嬷的提议下,盘儿开始带着人准备尿布。趁着天气好,最近小院靠后罩房的那片空地,挂满了尿布。

尿布不能裁了新布就用,要细细的搓软了,用滚水烫几遍,再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这事还没忙完,就又有一个姓潘的稳婆告诉香蒲,该准备剪子、铜盆、烧酒之类的物什了。尤其是烧酒,越纯的越好,要多准备些,最好是那种最烈的烧刀子。

看似这两件事很平常,盘儿却感觉属于稳婆和接生嬷嬷之间的争斗已经开始了。

一边是宫里的,自诩技艺精湛,侍候的都是贵人们;一边来自民间,能在扬州等地混出偌大的名头,显然也是不差,谁也不服谁,不就成这样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