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二章 清湾何家(第1页)

中秋夜,清湾镇贵字房头何贵生,何言树的大哥,亦在荔香楼里。

二弟何言树会读书,他们何家这一房便倾尽全力供出来。宣平十三年,当时二弟去了京城备考。

弟妹胎像不好,他犹豫着是不是该告诉二弟。他其实知道,若是告诉二弟,只怕他连春闱都不考了跑回来。

广南路远,即便让人捎信,也不会比二弟自己考完回来要快多少。便咬咬牙,将信压后寄出。

二弟果然中了进士。得知妻子黎氏病重,便日夜兼程赶回来。弟妹那时虽熬过去了,之后却绵延病榻,终于还是撇下方才两岁的乔姐儿去了。

何言树因那次大哥的态度,心里颇为不满。他与黎氏青梅竹马,娶回来便是以百年琴瑟待之。大哥不是不知。

而大哥考虑的是大家大族,他无言以对。唯在黎氏病重那两年,默默待在族里,不候选不授官不入仕。算是他表达不满的方式。

何家是耕读世家,田地自然多。可这多,也就是在这耕地稀少,品级好的熟地就更少的广南路,显得多些。

帝国的税政,以田产为基准。何家的赋税不少。

族里的渔船海货亦是收益主力,而自开海运后,何家也有两条海船。其中一条,便是何贵生经营着。

宣平三年,他第一次带船回来,遇上海匪。几个船员拼死保住了他。其中一个,便是林花的父亲。

后面潮海林氏,以及林花一家的迹,他大抵能猜出一二。而在潮海林氏崛起之后,他的船次次出海都如有神助。

何家贵字房,既有二弟的进士出身,又有他生财有道。他在何氏族里,不是说一不二,至少也是金口玉言,举足轻重。

何氏祖上是出过状元探花,可新朝以来,也就二弟何言树最会读书。偏他牛心左性,不愿做官。

大家大族,外头看着光鲜,实则树大招风。丁税和徭役,也就出过秀才的几房方能减免。可那田税、支移和月桩钱,却一分不能少。

田地亩税一斗,虽不高,却不以田地品级而区别。族里贫瘠的土地不少,出产不多,往往靠其余族人接济。

支移便是将麦梁送至清远军中,何家是一等户,须支三百里军。而月桩钱亦是给驻军的军费,在商税之上额外加的。

每到赋税,各房扯皮夹杂不清。比如他贵字房,因有何言树这个进士,被减免的自然不少。他的海船经商所得,又不计入资产,是以税赋较轻。其他房自然不干。

而那支移和月桩钱,尤其是月桩钱,全族的几乎都是贵字房出的。这月桩钱其实十分无赖,多少全都由着清海军说了算。

田税哪怕再多,都是明数。而他们这一房给的,全都不清不楚却数额巨大。

自己不说话,可挡不住他这一房里的诸人心生不满。

钱银之外,何贵生还忧虑的,亦是何氏一族的忧虑。

若再没有出色的子弟出头,所谓耕读世家,也就剩耕了。长此以往,何家,与一般富裕商户何异!

章知州来寻二弟做教席,他心思动了动,却不敢应承。话都不敢多说,只怕自己哪里说得不对他脾胃,一口回绝便一丝余地没有。

倒是妻子张氏提了一嘴:“哎,眼看栩姐儿也要嫁了。咱家下一个也就是乔姐儿了。我瞧着乔姐儿生得好。”

见何贵生不吱声,张氏继续道:“我瞧着,二叔怕是要亲自替乔姐儿挑夫婿的。”

何贵生点点头:“二弟不肯续娶,就是怕续娶的对乔姐儿不好。”

“那乔姐儿就没有兄弟姐妹。咱们这一房女子出嫁时的嫁妆本就丰厚,二叔的怕是全要留给乔姐儿。这婆家,可得好好找。”

张氏后面的话,余音袅袅。何贵生抬头看了眼张氏,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妆奁丰厚,却无弟兄撑腰。即便有同一房的表兄弟,到底差了些。

这简直如小儿持金过闹市。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