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一章 中秋出酒(第1页)

清海军不知多少年不曾晨起集训,每一任上官,不消三天便入乡随俗。

是为由俭入奢易的最好注解。

而中秋当日,寅时一刻,副指挥使温安旭,乃至整个军营,难得地起个大早。

是为无利不起早的最好注解。

可今日的温安旭,忧心忡忡。

酒库出酒,清海军能大赚一笔,从他的前任的前任,便是如此,人人喜笑颜开。他一直以为清海军能如此铺张,也是因为这百三的税钱。

直到他自己做了军副都指挥使。

话也不能这么说,他做到营指挥使的时候,已经有些察觉。中秋节市新酒,家家都盼着酒早点运进城。偏有那么一家,比别家晚上许多,还要在中秋夜里。

佳节当前,将领沐休,兵卒也都躲清闲。好在这家也甚是懂事,从不麻烦军营。次次带着自己的脚夫,装货上船。

而银钱两讫之余,他与上峰,都额外得一份厚礼。这礼厚得他也犯过嘀咕,但上峰不出声,他作什么出头鸟。

待他升任副都指挥使时,万永良还在赴任的路上。温安旭因是本地人,原地晋升,一切簿籍便先移到他手里。待万永良晚了月余到任,万永良两手一甩,只说钱银支出他都是做熟了的,还交予他。

温安旭初初不以为意,觉得有个不多话不管事的上峰,颇为不错。他们清海军一向富贵,从没有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事,这钱银支出哪有什么难处。

宣平十六年的中秋夜,一营指挥使去帮着开仓装货,回来给他带了份礼。温安旭绕着送来的匣子看了一圈,匣子不重,只是上面盖了一圈的裕盛封印。他用小刀挑开封印,打开匣子,吃了一惊。

五百两银票,全是荆广闽浙四路通汇,见票即兑的。另有田地近五十亩的印契,温安旭将印契仔细看了看,竟是自家典回来的。族里早就想将田根买下来,留着做祭产祀田,奈何出典人不肯。[1]

原本温氏族里盼着温安旭升官,用官威压一压对方。可温安旭父亲不肯,温安旭自己也觉着,乡里邻间,何必如此。为息事宁人,他另外应承了给族学出钱盖新房,恰恰五百两。

这谁给他算的账?倒是算得挺准。

这礼重得温安旭心惊胆落,在出酒的事上留了心。

待到下一年的中秋,他带了两个三营的人,亲自去开了库房门。

来人一水的皂色粗布短葛,借着月色,温安旭看到个个小腿粗短,青筋凸起,行动精悍。

库房大门开后,温安旭刚站定,跟来的掌柜打躬作揖,一口一个“指挥使”,一口一个辛苦。温安旭身边的亲卫手里不知塞了几个银稞子。而他则被掌柜引着,转了个身,往指挥所走去。

转身前,温安旭依稀看到,来人一路往里走,并未在酒库门前停留。

甬道走到底,为军械库。

那一夜,温安旭都睡不踏实。后又让文书调出簿籍,粗粗算了算,这家叫裕盛的铺子付的钱银,足够买下整个酒库的酒。

他们的酒,并不单单出这一家。

清海军的富贵,头一次,让温安旭生生打了个冷颤。他为官不过求财,可没准备把命搭进去。之后一整年,他都试着把这出酒的事甩开,万指挥使只不吭气。

上峰不接,他也不能用强。底下诸营将领,他倒是能强行按着,可哪儿有底下人管着整个驻军的收支。更何况,此事若宣扬开来,还不是他这个上峰兜着。

他连军械库都不敢靠近。那里的窟窿,若有,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所幸他们清海军,闲散惯了,根本用不着开库房。

又是一年中秋,温安旭挠得头都快破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