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九章 成气候(第1页)

潘智谦原是万永良在武安军中的旧部,为人耿直不知变通,始终不得赏识。直到遇着万永良。

万永良调任,潘智谦自己找到他,决意要跟着过去,做他的亲军。可清海军哪儿那么容易去?

虽都是每月五百钱并两石粮食,春冬两季多几匹绸绢棉。可清海军和平海军靠着海港,富得流油。钱不多,但粮食、布匹可分个三六九等,上好的,可能换不少银钱。是以个个削尖脑袋,想进清海军。

万永良晓得里面的弯弯绕绕,这调令,要么自己得有钱进贡,要么背后得有人撑腰。他试着给镇国公去了封信。

无任何回音,只怕这么小的事,镇国公不愿插手。直到一年后,潘智谦得一纸调令,来到他麾下。

潘智谦一来,交接完文书,行李都不曾放下,更不提见一见自个儿的手下。硬是站在万永良门外,一直等到他才罢休。万永良白日里公事公办,到了晚间,让他去了十千脚店一聚。

“你小子撞了什么大运?谁调你过来?”

潘智谦被万永良说得一愣:“老大,不是您调我的吗?”

“嘿嘿,算你小子还有良心。”万永良不动声色,避开了他的话:“你一关西路人,怕是吃不惯广南的点心。这家毕罗做得不错。”

“老大,这清海军的军营真气派!”潘智谦甩开膀子吃:“难怪这么难进。”

“调你之前,你一点儿都不知道?”

一顿饭,万永良仔仔细细问过。除了他给镇国公写的那封信,并没有其他途径能调潘智谦过来。

潘智谦这个级别的,本不需动用枢密院。他这份调函,却是兵马司并枢密院一共下。

里面密密麻麻列了十几个将领的调动,基本都是荆广和闽浙两地。再留心细看,潘智谦的前任,调去了福建路平海军。而类似这样,清海军去淮南路天安军的也不少。

清海军富贵,进来难,请人走更难。那只能给人选个更好的去处。平海军和天安军,只怕与清海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这到底是镇国公伸了手,还是各方势力牵制的结果?

万永良留了心。清海军每一个将领调整,他暗暗缕了又缕。

宣平十六年,他万永良赴任清海军,任军都指挥使。

同年,西北永清军谢梓坚、杜剑辉,到任清海军二营指挥使和四营副指挥使。

宣平十七年,荆湖路武安军潘智谦,调任清海军一营指挥使。

宣平十八年初,闽建路平海军白禹明,调任清海军五营副指挥使。

清海军,一共才五营。

至于清海军三营,那是副指挥使温安旭一步步走上来的地方。

万永良冷眼瞧了两年。因潘智谦这一批将领的调换,底下位置十分松动。

先是谢梓坚和杜剑辉,两人不显山不露水,将底下的十将、将虞候等,悄悄换了个遍。

他知道镇国公的三弟,郭乘骥一直在永清军中。可谢梓坚和杜剑辉到底是不是郭乘骥的人,他也摸不准。

潘智谦到了之后,在万永良的默许下,与谢梓坚和杜剑辉一道,轮着将三个营诸将领,彻底都换了人。比如,二营的押官,升到一营做将承局。而四营的将虞候,升到二营做了十将。

就连温安旭的嫡亲三营,都被他们提了两个副将。毕竟,有官可升,温安旭总不能阻人升官。

这些调整,报去荆广兵马司,厢都指挥使骆江明,次次都是大笔一挥,无一不准。

若说蜡像上峰,骆江明才真正算得上蜡像。不仅不多管事,脾气还软。

万永良初到荆湖路,便想见见这位上过战场杀过人的骆指挥使。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