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TXT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4章 瓦解东林党三(第1页)

自古以来的教育改革都很困难,轻则文官架空皇帝,重则改朝换代。

教育有其本身的复杂性。

先,教育系统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过于广泛,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等。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软肋,可能对改革措施有不同的反应和抵制。保持相关利益方的共识和协调,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其次,教育体系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某些传统可能早已根植于社会意识中,难以改变。教育改革不仅需要与这些传统习惯进行对话,还要与社会价值观和百姓的期望相协调。

并且,教育改革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包括建设和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培训和提升教师素质、制定合理的教育课程和规章制度等。在此过程中,朝廷随时可能面临各种财政条件的限制,只有经济高度繁荣的社会才能为教育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才有可能让教育普及开来。

还有,教育系统本身存在强大的组织惯性,包括既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这些都会对教育改革产生阻力。《送东阳马生序》中曾经提到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俯身倾耳以请,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传统教育是非常保守的,壁垒森严的,高高在上的,排外排他的,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的推广。

最后,即使有好的教育改革理念和方案,实施和执行也是一大难题。如何确保新的教育方案能够被有效地、准确地实施,并且能够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得到接受和实施,这都是非常困难的任务。

总的来说,教育改革是一项涉及众多因素和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协调各方的利益,再采取有效的策略和行动来推动。

赵佶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不仅没能完成科举改制,还为此得罪了士大夫阶层,最终被送到东北去“旅游”,差点丢了性命,还被黑得体无完肤,丢了江山也丢了名誉。

与赵佶相比,赵耀的权力更集中,有钱又有兵,说一不二,文官不敢造次,因而遭受到的阻力更小,改革顺利且成功。

将科举取士制度改为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无非是考试内容从儒学改为科学,考啥都是考,换汤不换药。

对于私立学校和大儒学者等既得利益集团来说,则相当于砍了他们的一条腿,取消了他们在教育行业的话语权,这是很难接受的。

但是,东林党背后有很多脏事儿,他们已经隐隐嗅到了危险,只能暂时妥协,想要等待赵耀出现权力真空时再难。

而且,东林党的老巢在江南地区,科举取士最多的地方。

江南地区人口基数大,这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基础;经济繁荣,人们生活较为富足,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学习当中;教育机构达,书院、私塾林立,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文化氛围浓厚,人们普遍重视文化教育,这为科举考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化名人,他们的成就对当地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学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无论怎么改革,考试内容如何变化,江南学子的“内卷”能力始终独占鳌头,每年中榜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出自江南。久而久之,朝廷各部的大小官位,基本被他们占据,结党营私,使得东林党日益壮大。

如果不解决地区之间教育展不平衡的问题,可能大学里基本上都是江南地区人士,整个国家的资源都会逐渐被他们垄断。

为了兼顾各地区的人口数量和比例,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多样性,同时防止某一地区做大,赵耀又综合人口数量和比例,制定了新的“大考”招生方式。

一方面,按照人口数量进行招生可能导致某些省份的招生名额过多或过少,影响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按照比例招生,可能会忽略不同省份的人口数量差异,导致某些地区的招生名额过少,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因此,在招生过程中,人口数量和比例两个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根据23路、安东省、东北生产建设兵团等行政区划的考生数量,以相同的录取比例来制定大学招生计划,确保招生名额的公平性。

比方说,录取比例为1%的情况下,两浙路考生人数为5万,福建路3万,东北生产建设兵团5千,那么录取人数分别为5oo、3oo和5o。

如果三个地方一块儿卷,东北地区肯定卷不过闽浙,估计一个名额都捞不着。最典型的案例是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南方进士51人,北方进士o人。

南北分榜,即按南北两地分别取士,源于明朝的“南北榜案”。在科举考试中,南榜和北榜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按照考生比例来招生,可以缓解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水平差距过大产生的不平衡现象,可以使得各地区的人才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有助于维护大汉帝国的稳定和统一。

同时,还可以扩大选拔人才的范围,增加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整个朝廷的文化素质和治理能力,有助于推动国家的展和进步。

在此基础上,赵耀又完善了秦汉时期的“仕宦避本籍”制度,要求官员在出任官职时,必须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异地任职。以此来防止官员在其家乡形成地方势力,垄断地方权力,从而对中央构成威胁。

至此,科举改革基本完成。

赵耀的这一招,几乎给东林党来了个釜底抽薪,让他们失去了江南地区儒生的基本盘。

一众文官多次上书进谏,要求恢复旧制,赵耀一概不理。

进谏不成,东林党一系文官近千人,索性来了个集体辞职,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赵耀。

朝堂上,文官们全都对赵耀的政令表示反对和批评,气氛紧张而严肃。

赵耀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眼神冷峻。文官们则一个个义愤填膺,脸上充满了不满和愤怒。

先,最为年长的东林党大臣汪伯彦站起身来来,他的面容庄重,语气沉重“陛下,科举改革严重违背了祖制,若是实施,必将引起朝野震动,国将不国啊!臣等不敢苟同,请陛下收回成命。”他的语言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赢得一致好评,众人纷纷点头赞许。

接着,八面玲珑的黄潜善也站起身来,与汪伯彦相比,他显得年轻一些,身材修长,语气激昂“陛下,我大汉帝国自有国情在此,未经过深思熟虑不可轻率更改祖制啊,臣等对此深感忧虑,若陛下无意更改,臣等愿辞官归隐。”他的话语坚定,显得大义凛然。

见赵耀不回话,黄潜善的表演欲顿时就上来了,直接走到前面,拿出一张奏折,声情并茂地说道“臣以菲德,遭逢圣明,出任辅臣,过蒙恩遇,臣愧难胜任,谨以此表恳请圣上赐臣骸骨,臣请远离朝堂,归隐山林。”

“黄大人真乃忠臣啊!吾辈楷模!”不少人竖起大拇指,赞扬的声音不绝于耳。

赵耀作出为难的表情,惋惜地说道“何以至此啊?黄大人,没有你的辅佐,朕寸步难行啊!”

黄潜善蹬鼻子上脸,又一次说道“陛下无需多言,臣请告老还乡!”

热门小说推荐
绿茵少年时

绿茵少年时

作品简介青春如歌,绿茵如梦。徐鹤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如歌的青春里,为了她们热爱的足球组建球队,创造联赛,参加全国大赛她们在青葱岁月里奏响属她们人生中的炫彩华章。...

墨少,你被算计了

墨少,你被算计了

简介关于墨少,你被算计了上一世,她拒绝与墨少联姻,结果引来凤凰男入室,联手闺蜜小三,她家破人亡容貌尽毁。闺蜜抚摸着肚子对她微笑道你的孩子不死,我的孩子怎么出生?这一世,她决定嫁给墨少,站在权利的顶点,玩死渣男贱女。谁知墨少不好追,非要她买一送一。...

合喜

合喜

起点VIP20230811完结9589万字2782万总推荐文案一个有点技能的拽巴女×一个总想证明自己不是只适合吃祖荫的凶巴男******燕京苏家的大姑娘从田庄养完病回府后,似乎跟从前不一样了,她不仅令顽劣反叛的亲弟弟对其俯首贴耳,还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纨绔秦三爷甘心为其鞍前马后地跑腿。与此同时在锁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苏家却正面临发家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京城突然间冒出一位号称鬼手的制锁高手,传说制出的锁器比苏家的锁具更加复杂精密,已令城中大户不惜千金上门求锁,名气已经直逼当年苏家的开山祖师爷!东林卫镇抚使韩陌有个从小与皇帝同吃同住的父亲,打小就在京城横着走,传说他插手的事情,说好要在三更办,就决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谈韩色变。但韩大人最近也霉运缠身,自从被个丫头片子害得当街摔了个嘴啃泥,他丢脸丢大发了,还被反扣了一顶构陷朝臣的帽子。所以当再次遇上那臭丫头时,他怎么舍得不给她点颜色瞧瞧呢?只是当他得偿所愿之后,前去拜请那位名噪京师但经三请三顾才终于肯施舍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办案之时,面纱下露出来的那半张脸,看起来怎么有点眼熟??标签HE女强欢喜冤家轻松重生...

我靠窃取天才机缘成为大夏神话

我靠窃取天才机缘成为大夏神话

简介关于我靠窃取天才机缘成为大夏神话易言收到一份号称是晚年不祥的自己来的邮件自己即将经历表白成功,异兽入侵,女友被抢,腿被打断,父亲惨死,家破人亡。呵呵,扯蛋的吧,是哪个混蛋整蛊我?第二天,邮件中的事件一件件被生了。至此,易言为了改变命运而努力拼杀。然而,每天都会出现一封新的未来邮件。易言的一举一动,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影响着未来。什么?这货会有奇遇,未来的兄弟调查清楚邮件给我。什么?这小子会是未来的大夏十神?不,那是我的位置。什么?会有宝物出世,兄弟,来邮件。我的,一切都是我的。看易言如何未卜先知,抢占先机,一步一步登上封神之路。...

四合院:晋升工程师,寡妇后悔了

四合院:晋升工程师,寡妇后悔了

作品简介苏远穿越情满四合院的世界,成为四合院的一个普通住户!因为父母双亡,所以饱受四合院众禽兽的排挤和嘲讽。随后苏远进入轧钢厂,靠着自己的努力,短短几年时间,就晋升为工程师!更是觉醒签到系统,获得各种物品和能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秦淮茹看着苏远日子过得这么好,而她却在贾家吃苦受累,还要带着几个拖油瓶,十分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嫁入贾家了!...

开局甩了扶弟魔

开局甩了扶弟魔

沈川,你必须再给六十万的彩礼,否则这个婚别想结小川,你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弟弟娶不到媳妇吧我家里面可就这样一个弟弟如果他过得不好,我心里面也难受沈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喜日子,竟然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