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二章 晁家父子(第1页)

熙宁三年,二月。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距离王介甫主张的新法颁布仅过一年。

随着新法官员外放督命,大宋各州县修筑了大量的农田水利,总计修成水利工程两千余,开拓与灌溉农田三万多顷。

再加之这年风调雨顺,农收大产,无疑替王介甫等新法官员好生涨脸!

对于如此政绩,哪怕与老臣派不对头的宰相韩稚圭,同样亲笔手书表示赞赏。

熙宁帝随即大手一挥,将增产粮食存备武库,以待他日之用。

一时间,王介甫在朝野名声大噪,汴京城中传响“贤相”之名。

……

杭州,西湖。

一艘游船行觅湖上,苏子瞻端坐于前,在他对面还有一对相貌酷似的父子。

年长的名叫晁君成,是庆历年间的进士,奉旨知上虞,历时五年转任杭州新城令。

晁君成身旁坐着其子,晁无咎。

晁无咎今年不过十三,参加科举少说还得五个年头,平日跟随其父学习经义,年纪轻轻即称得上文采斐然。

最重要的是,晁无咎乃是苏子瞻的追慕者!

准确地说,苏子瞻二十出头登顶千年一榜,诸如张横渠,曾子固之类皆居其下。

随着榜中人近年来声名鹊起,苏子瞻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越来越成为大宋年轻一辈的表率。

若非当初奉命出使辽国,指不定还有机会夺得状元之位!

晁无咎今日得见苏子瞻本尊,心情激动可想而知!

苏子瞻面对这晚辈的崇拜,一时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

当是时,晁君成的身份就显得尤其微妙,他以经义和文章为理,将晁无咎的困惑尽数说出,请求答复。

苏子瞻有了方向,当即给后辈分享了自己写文章的心得。

充其量,不过是“博学”二字。

这与他打小被苏明允悉心调教是分不开的,当初抄写的一页页纸书,如今皆成了肚子里的墨水,养得满腹才学。

行舟侧畔,白堤与湖景掠过。

如今才出了冬日,春意尚不明朗,澄澈的河水偶尔泛起几分波澜,却难以见到游鱼成群的模样。

苏子瞻见状不由惋惜:“本想今日请汝父子观西湖之景,奈何不逢时机。”

晁无咎看到偶像失望,连忙宽慰:“苏大人言重,今日无咎能得指点,已是心满意足。至于西湖之景,既然千年前西子的传说仍在,这西湖奇景自然跑不了,小子择日再看便是!”

苏子瞻听闻此言,再看晁无咎,眼神里的亲近之意愈明显。

好小子!

知道怎么样能让他下得来台,这才是苏子瞻欣赏的好后生!

晁君成听到二人的对话,脸上浮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等气氛稍有缓和,他忽然朝着棹公吩咐一句:“且将船别至湖心亭畔!”

棹公本来就是拿钱办事的,这船上的两人他都惹不起,自然点头答应,不敢废话。

倒是苏子瞻投来一副疑惑的目光。

晁君成面带微笑:“苏大人虽然到杭州比下官要早,但下官毕竟痴长几年,任职上虞之余也曾游览过西湖,知道些许门道。”

“苏大人放心,今日湖心亭的景象,定然不会叫人失望。”

苏子瞻很快从疑惑转为是从,点了点头:“那苏某可就满怀期待,静候晁兄的惊喜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