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2 西游 金鼻白毛老鼠精(第2页)

玄奘的直觉并没有错,菩萨在苍穹之上,对着地上的唐王与芸芸百姓,却偏偏在说道“有识之士”之时朝着自己看来。

仿佛这个传闻之中能够取得真经之人除了他并未有第二人之选。

说罢,观音菩萨带着弟子驾云离开,刹那间长安祥云笼罩,烈日熔金,百姓们激动地纷纷叩拜。

唐王有些为难,但还是召集长安所有僧侣,问道:“眼下可有有识之士,有胆之士愿为我大唐去往西天取经之人?”

台下纷纷静谧,做和尚是一回事,崇尚佛法又是一回事,能不能去往西天未知之地还能够回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是人都怕死,都想保留着眼前的富贵。

所以西天再好,大乘佛法再好,可没有人愿意舍了眼前的富贵安稳去往那西天未知之地。

金蝉子在心中缓缓叹一口气,骨节分明的手指转动着手上的佛珠,行一后起身对着唐王说道:“启禀陛下,贫僧愿往。”

“当真?!”唐王大喜过望。

对他来说,陈玄奘是最符合观音菩萨所说的人选,否则他也不会从天下诸多僧侣之中单单对陈玄奘青睐有加。

“当真。”

玄奘如玉的面容勾勒着温和的笑意,唐王只听他说:“愿带大乘佛法归我东土,造福我东土大唐百姓。”

他心中沉甸甸的,好像有一块一直压制在他头顶上的石头总算落下。

冥冥之中早就注定的事,他逃不过,便亲自来铸成。

“我愿发下宏愿——一路必定到西天灵山,若到西天灵山不取回大乘佛法,我愿永不回长安,死后永坠十八层地狱,永不超度。”

一字一句,他发下宏愿,说的越来越狠,好似对自己有仇一般。

但玄奘却越发觉得自己身形轻巧起来,从前覆盖在他身上的阴霾随着他的宏愿一同消失不见。

“好好好,真不愧为朕玄奘法师,真不愧为天下出家人之表率。”唐王大喜过望,地府一行之后一直惦记的事总算有人能够来完成了。

“朕愿意与法师结为异姓兄弟,封法师为御弟。”

玄奘轻笑着应了,这般荣辱不惊之势让唐王更加欣赏。

带着银纹的袈裟随着微风掀起微澜,他如同一朵纯净的云降临在大唐长安。

苍穹之上,隐身的观音菩萨与木叉看着下方的热闹,木叉十分赞叹的说道:“金蝉子真厉害,这般荣辱不惊,果真对佛法十分虔诚,便连转世了都不能够忘怀。”

观音眼眸平静,唇边一直带着笑意望着玄奘,却开口说道:

“这不是金蝉子,已经是陈玄奘了,所以。。。。。。咱们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已经为他送到,剩下的便看那四位护送了。”

木叉顽皮一笑:“便连从前最为桀骜不逊能够反上天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现在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出来,就知道此次传播佛法一事必定成功。”

听了这话的观音菩萨没有回答,看着地面上的玄奘有些失神,待看着唐王已经开始为玄奘准备宴会之时这才轻道一声:“走吧。”

棋盘已经准备好,就等着早就已经在筐中的棋子陆续登场了。

玄奘心有所感的朝苍穹之上看去,一朵轻柔的云消失在苍穹之上并未引起人的注意,却让他的睫羽轻颤了两下,直到身边人唤了几声才回过神来。

-

护卫葬身虎口,唐僧这些时日只能一遍遍的颂着《往生经》,他知道他不能够停下,也知道所有人都是为了他能够取经成功。

只是每每想起都觉得担惊受怕。

说来也怪,他有些忘记小时候的日子究竟是怎么样了,记忆没有问题,却总在细枝末节的事情上如同蒙了一层薄纱一般,回忆不真切。

玄奘有些害怕和后悔当日站出来和唐王许下了那不取真经不回长安的宏愿,这才刚开始护卫都已经没有了。

他总有一种感觉,他像是回不去长安了。

不过幸好,一路之上险象环生,幸而观音菩萨也不希望他彻底折损在路上,出师未足身先死,便再一次现身指点迷津:

“你路上会有三个徒弟伴你一同西行,他们都是从前神通广大之辈,定能够护你上西天。”

玄奘连连拜谢,虔诚无比:“多谢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心系贫僧。”

可算是有救了。

日头渐出,白云渐离,霞光漫天。

盛夏的清晨就已经透露着一股炎热,但比起正午时候的浓烈,许多出行之人还是选择早上来赶路。

吹过的风带着一抹夏日独有的热浪,翠绿翠绿的枝叶在枝头上繁衍,树林的茂密一直延伸到湛蓝的天际,一望无垠。

此时玄奘在问过山下老丈之后终于确认了这就是菩萨所说的两界山地界,马匹有些乏累,他便没有坐在马上,牵着缰绳背着自己的行囊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去。

菩萨说,此地会有能够护送他西行的妖,可收为弟子。

“可是东土来的和尚?穿着僧袍的俊俏小光头,你可是东土来的和尚?”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