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三章 离校前夕(第2页)

“必定大涨,尤其是京城。”

“你也是懂经济学皮毛的重点大学毕业生,不可能看不明白。房子即将成为严重稀缺的商品,现在买不起,以后更加买不起。未来二十年,买房将是绝大部分寒门贵子鲤鱼跃龙门,改换门庭的最佳机会。越早买越好,尤其是想要在大城市展的农村孩子。”

这次国运鼎盛赐予每个人的机会,越早抓住,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金家父子,要是没有其它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尽一切努力买几栋楼,当个包租公,余生过得也挺舒服。

就是可惜了满心的理想与抱负。

至于李萱嘛,对买房的需求不是特别强烈,但是也不排斥。

躺赚的机会,只要不是特别为难,能抓住就尽量抓住吧!

“那……我也要买!”

“呃?”

见李萱的小脸满是期盼,金尚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买的是温泉别墅,第一期比较便宜,每平才七千,现在二期起步价一万三,估计成交单价会在两万多。三坏内的普通商品房,现在的单价,也才四千多。这价格差距太大了,而且……”

顿了顿之后,金尚继续解释道:

“有条件的话,自住兼顾投资,买别墅还不错。纯粹为了投机,买别墅不划算,去买比较靠近市中心的商品房,将来涨幅会更高。而且,我估计五年内,房价依然会上涨,但是不会暴涨。所以,买可以,不必着急……”

金尚的劝告,李萱完全没有听进去,而是十分坚定地说道:

“我要买,爷爷说从小就开始给我积攒了很多嫁妆,拿出来买一栋别墅应该够了。我在京城有了房,家里人就不会总是劝我回老家了。”

“那你也不必急着买房啊,你住得过来吗?我家的房子都住不完,要不是为了方便,才懒得操心这些。而且,买别墅也是社交的一部分,选对了邻居,对将来的生活也有好处。”

“我将爷爷接过来,等父母老了,也能住!”

“看不出来,你也是个身家不菲的小富婆啊。”

买房嘛,虽然感觉对李萱来说,有点多余,但总归是好事,不会亏本就是了。

说着的金尚,立刻给联系金时,说明了情况,让看房团加一个名额。

李萱则急忙给家里打电话,说了大概十几分钟,才勉强和家里达成一致。

“怎么用了这么久?”

“父母有意见,还好,我说服了爷爷。”

“几十万的交易,就这么突然做了决定?”

“又不是打水漂了,买别墅,还是在京城,能有什么问题?”

京城大,居不易!

太平盛世,皇城根下买房,稳赚不赔,就看赚多赚少。

“那你明天就没法参加同学聚会活动了,上午去跟着黄漪漪熟悉一下公司的运作,下午一起去看房。”

“知道了,我去通知班长!”

实在不能取消或者推迟,就只能缺席了。

虽然暂时稳住了家里人,但是会不会真的买下,还有得衡量,

“我爷爷和母亲过两天要来,既然是买房置业,总得亲眼看看才好掏钱。”

“嗯!”

确实,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说要买别墅,千里之外的家长前来把把关也很正常。

只是,这是来看房,还是顺便来看准女婿的?

小金总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当金尚驱车载着李萱来到公司的时候,其它员工已经为今天的行工作忙碌了一会。

到办公室坐定,黄漪漪比较忙,要去五处球迷之家检查,核对账目和物料消耗,一时半会回不来,郑良知在和京城妇联的来人商量着如何扩大行面的事。

人手不足,只好暂时让李萱打下手。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勉强将积累的公文给处理了。

十点钟左右,结束外联工作的郑良知前来报喜,十五万《京西都市报》已经卖了将近十一万份,售罄是大概率事件;《知音杂谈》五万册已经卖出了过四万份,多个渠道送来了增加备货的请求,京城妇联更是增订了三万份,王主编已经紧急联系加印了。

“小金,你是对的,人民群众不是不消费,而是咱们没有制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已经过了知天命年纪的郑良知,经验丰富都不足以形容他的本事,早年也是体制内颇有前途的干部,临老了想要挥余热,也未尝没有证明自己还没到颐养天年的时候的心思。

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郑良知眼睁睁看着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带领一群愣头青,开创了一番事业,也是感慨良多。

小金老板在具体事务上,很听得见专业人士的意见,可在大略上又顽固得可怕。对一名创业者来说,这是必须要有的优良品质,可是,一想到做决策的是一名刚满十八岁不久的孩子,上上下下的员工们还是有点不放心的。

《京西都市报》还算中规中矩,是一份很典型的侧重于本地生活,偏向体育新闻和市井八卦的小报。报纸不同于一般生意,有可能触碰到很多领域敏感的神经,所以,金尚只是调整了一下目标客户方向,就将具体事务交给赵荣珍主编负责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