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 黄大人好奇起来了(第1页)

从衢县码头到许县码头,若是逆风的话,大约需要五天,顺风行驶,又是日夜兼程,那么两天一夜也就到了,黄大人在船上昏昏沉沉地捱了一夜——这些盐贩子和他也是一样,大家都只能蜷缩在船沿边上迷糊着,早上起来,把秽物倒在岸边,船开到江心打水,烧热了擦擦头脸,便算是清洁过了,唯有陆大红带了牙粉和牙刷在身上,到底是女子好洁,就连黄大人以往出生入死时也没有这样的讲究。

在船上又葳蕤了一日,闲来无事,陆大红给他们上了一日的课,因为有黄大人在,便从拼音开始上起,对其余盐贩子算是复习了。那船夫小佘要和父亲轮流撑船,只能偶然探头看一眼黑板,他口中不断念念有词,显然是对学习很有几分兴趣的样子。黄大人也在心底暗自比较两人的进度——虽然他们二人的身份天差地别,但不知为何,他心里的确十分在意这个小佘,算学上脑子的确不如小佘灵活,这拼音二人姑且可以认为是一个起点,应该不至于被比下去了罢?

要学习拼音,比学算学还是难了一些的,算学无非只是记忆一些新式的码子而已,这就譬如是翻阅一些暗语账册,总是有些对应的暗号要记牢的,这个是黄大人很熟悉的领域,所以他上手算是快的。而小佘呢,他本不识字,一开始学会的数字就是123这样的形式,也就不存在什么障碍。但拼音中的新字母便比较多了,且没什么规律,只能死记硬背,好在黄大人是识字的,可以从文字倒推拼音,帮助记忆,而小佘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

一日下来,学得头昏脑胀,也不知学进去了多少,身后倒一直没有追兵,陆大红刚说要给他们出几道题来做时,船行前方已经见到了许县的码头,刘老大连忙站起来要去张罗,口中还念叨着,“不知今晚是否还要在船上过夜,这些小女娘可要照管好了。”

从码头往城里的路一向是最难走的,别看只有十几里,但商路越茂盛的地方,官道便越是泥泞难行,这是众人都明白的道理。而且此时大多数人夜里都不能视物,走夜路是无稽之谈,码头处的驿馆,就有也很难接待这么多人客,因此很可能今晚大多数人都还要在船上将就,但又因为船已经靠岸了,码头上说不准会有些心怀不轨的泼皮盯上了这些孩童,因此虽然眼见着靠了岸,但今夜也是不能放松警惕的,甚至还要比昨夜更提起心来。

便连黄大人,也觉得这个刘老大虽然其貌不扬,但的确是江湖走老了的汉子,处事有几分稳重。这时便听小佘笑道,“刘老爷,这倒应该不必,你们许县的码头现在可好了呢,连我们都羡慕。”

他姓佘,无疑是衢县人,衢县辖下佘族乃是大姓,也只有在本地有家有户的百姓才能经营一艘这样的小船——一来,船也是很贵重的,二来不管是运货或者运客,若不是本地的乡亲,而是不知何处来的外姓人,客人也不敢照顾这样的生意,生怕到了河心被喂了水鬼去。衢县对许县,历来是有些瞧不起的,因为许县虽然是三省通衢,但衢县却是四省通衢,要多了一省,甚至还以通衢的‘衢’字命名,可见比许县就是要强些,从小佘口中听到的羡慕,便由不得黄大人不往心里去了。

一个县的码头,能修得怎样好?京杭大运河码头、天津卫码头、广州港码头黄大人几乎都是去过的,正所谓千舟争渡,太平年间那是数不尽的富贵风流,虽然久闻买活军灵异,来了衢县之后,一个月间也从心腹口中听到了不少轶闻,但黄大人仍是有些不以为然,眼见前方乌压压一片桅杆,在心底估量道,“大约也就三十多艘船在这里停泊着。”

其实一个县的码头,能随时有三十多艘船,其实已相当了不得了,不过看形制多数都是乌篷船,大些的货船很少见,这也在情理之中,大船要造也没那样快,衢江这里一向也就是这些乌篷船,运货运人都足够了,根本就没有造大船的厂子。黄大人因此又高看了买活军一眼,他仗着陆大红对他十分客气,便问小佘,“从前码头上没这些船吧?”

小佘的父亲是个极老实的汉子,虽是船夫却一句多的话没有,他自己便要灵活多了,四肢瘦长,如猴一般,蹲在船尾解绳子,闻言只是笑嘻嘻地摇头不语。刘老大暗赞他谨慎,看了陆大红一眼,见陆大红点了头,方接口笑道,“这要看从前是多久以前了?买活军起来以后,逐渐就多了,都是运盐的,不过今日这船也算是多的了,往日都没这样多的。”

几人一面说着,一面便超过了前方的船只,先进了泊位——这倒不是出于尊卑的考虑,而是主事人几乎都在这里,要提前下船以便安顿众童。黄大人下船后只微微一晃,便习惯了陆地上行走的感觉,他暗中窥视,见那群私盐贩子前几步倒都有些东倒西歪,唯独陆大红脚步依旧轻快,心下不禁有些凛然,暗道,“买活军内定有高人,这陆大姐功夫很好。”

从码头往上,便见到一种全新的材料,台阶都是深灰色的,坚硬无比,不像是青石台阶,沾了水汽便觉湿滑,黄大人跟在陆大红身后拾阶而上,游目四顾,只见码头几乎全被翻新了,想来便是衢县这里传说的‘水泥’。身后还听到刘老大的惊呼,“不过一个月,这就全造好了?那路——”

“不就十几里吗,又是交通要道,当然已经修好干透了。”远处有人边说边走了过来,一样是陆大姐式的买活军女娘——高、壮,嘴皮子利索,话声又快又清晰,透着精明强干的劲儿,“总算到了,车房都已经备好,走,快上车了,热水烧了一锅又一锅,刀也磨快了,就等着你们来下锅呢!”

这自然是在开玩笑,但黄大人听说,心中还是不由一抖,眺望那女娘来处,果然见到十余辆马车在远处等候,若是挤一挤,一辆够坐十几个女童的了。

天快黑了,众人也顾不上说什么客套话,陆大红掏出名册递给来人,买活军这里来接应的男女各半,几乎个个识字,而且视力也很好,接过册子快步走到码头上,按名字点到,一船的女童都勾销了,这边便上车送走,那马车在水泥路上奔驰起来,风驰电掣,便如在修葺得极好的官道上一般,甚至只有更快。黄大人眺望了许久,不由说出口道,“十几里路,怕不是半个时辰就能打个来回?”

“差也差不多。”他身旁不知谁应了句,“路好了,货就运得快,船就要得多,这些天全衢江的船几乎都来了。”

果然,原是因此,黄大人心中一个疑惑便解开了,刚才他还在想着,船多了,人货过不来也是无用。他不由回头看了一眼,见有个买活军正和小佘说话,小佘不断挠头,仿佛有些犹豫似的,他父亲也走了过来参与谈话,过了一会,小佘欢欢喜喜也跟着走到岸边,汇入他们的队伍中。

“陆大姐,我爹答应了,此后我便跟着你们干!”他开心地说,“至于那船,我爹回村找我二堂弟来撑也是一样。”

陆大姐笑着说了句,“说不准你二堂弟也到我们这里来扛活了呢——”

她又宽慰小佘,“无妨的,不论如何,撑船的人总是能找到,你在我们这里上学又不是没钱赚,以后找份好工作,赚得决计比撑船要多。”

小佘显然也是这般想的,一样都是赚钱,在此处还能上学,他便更是快乐得多了,竟对黄大人笑道,“黄老爷,说不准我们还是同学呢!”

黄大人对买活军的扫盲班也是有所耳闻,他并不排斥上课——锦衣卫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打探情报喽,买活军若肯让他去上课,他是一定会去的。而且内心深处,他也很有几分雀跃:若小佘不能和他同学,那么他和小佘谁强便永远也得不出结论了。

不过,他大部分心思还都在计算着别的,从刘盐贩的话来看,他们一月前离去时,这条路还是烂泥塘,一个月修十几里的路……这速度、这速度……

黄大人很快便登上了马车,这马车倒是没什么不同的,是这一带流行的样式,在水泥路上跑着,比官道上要少了些许颠簸,但一旦速度提起来依旧算不上舒适。——如今京城中都还有人使用牛车,便是因为牛速度虽慢,但却要更稳当得多。

速度倒是真快,从风声听来,比修葺得最好最牢固的官道,跑得还要更快几分,不消一刻钟,便眼见着前方灯火朦胧,许县的城墙隐约可见,城墙前还围了一圈,造着院子——显然是新造的,因为用的一样是水泥。

黄大人一开始以为是防御工事,下车了才发觉并非如此,此时这院子内外都有人高高举着火把,为女童们照明,让她们鱼贯进入道左边的院子里,左边的院子建筑得较大,而黄大人他们一干男丁被带到了道右的院子里,他这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处浴池。

果然热水快刀都备下了,这些私盐贩子纷纷取下了头上的义髻,分开了长出了一寸来长的发根,给买活军的人检查着,到底还有人染上了虱子,因此全身的毛发都要剃光了,他们也很习惯这些事,嘻嘻哈哈地剃了头发,先去了浴室,只留下刘老大为小佘和黄大人讲解。

买活军的习俗,经过一两个月的交道,衢县人已很了解了,知道这完全是出于防虫的考虑,小佘二话不说,当下便痛快地剃光了全身的毛发。而黄大人便有些冤枉了——他个人十分好洁,原本倒是不用剃的,但虱子这东西,是会传染的,两个人只要隔得近了,有时便可见到虱子从一人的头上奋力地跳到另一人头上去。

就比如说私盐贩子和陆大红,他们出发以前自然是洁净的,但几个月走下来,各村各店的住着,没有也染上了,那乌篷船上自不必说,黄大人被俘虏之后,一日夜的功夫,头发里也有了些小生物,因此受到牵累,浑身须发都被剃光了,只留下眉毛,又被发了两片硫磺皂——“这几日洗浴都用这个,除虫去湿,治皮肤病是最好的!治股藓也有用!”

有股藓的却是小佘,他们在水上行走的,吃在船上,住在船上,湿气过重,冬春多雨,衣物又不能充分晾干,股藓、足藓很常见,连着那些私盐贩子,一个多月奔波下来,腿、臀、足也都受了不浅的磨损,还有些被虫子叮在身上,多日未能痊愈的,现在得了所谓‘硫磺皂’的奇物,洗浴一番,各自都露出了舒爽的表情来,还有些多花筹子,加了两桶水、两片硫磺皂,在浑身上下肆意地冲洗出泡沫来,旅途中的疲倦全然消散一空,来到休息区用了一碗茶,不其然便都昏昏欲睡,靠着躺椅打起了呼噜。

在船上那一夜其实谁都没休息好,黄大人虽也疲倦,但还能掌得住,他对洗浴后的变化相当的满意,原本船上的异味已是消散一空。买活军的人又拿了新衣服来给他们换,私盐贩子的衣服是家里人早准备好了,打过招呼寄存在柜上的,黄大人则受到格外的关照,除了中衣中裤之外,又拿了一身橙红色的仙衣给他穿,他不由又翻来翻去研究了很久——这仙衣有一样是很好的,那便是无须汗巾也自然服帖肚皮,他终于不用抓着裤头了。

等到盐贩子们都收拾好了,买活军的人也来接黄大人,他被安置在新客栈里,买活军倒是十分客气,看来陆大姐说得不错,他们的确对黄大人是很友好的。

从澡堂出去的时候,黄大人正好也撞见了陆大姐一行,陆大姐也剃了光头,她身后跟着一群小鸡仔似的光头女童,有些还在啼哭,场面乱哄哄的十分吵闹,若是落在不明分教的人眼中,恐怕便要以为买活军要对这些女孩不利了。——但黄大人是有眼力的人,他不但看到了这些女童有些在啼哭,也看到了她们脸上的血色,旅途这样辛苦,但这些孩子却要比在衢县码头所见要康健了一些,这证明了她们在途中的确吃饱了。而且几个瘌痢头的孩子,头顶藓处也抹了药,有浓重的硫磺味传来。

买活军对任何事情显然都是有准备的,一批新的车子又到了门口,把女孩们撮弄了上去,往新的处所驶去,陆大姐来回地在车辆中走着,大声地用江西土话和那些女孩们闲聊着,有效地安抚着她们的情绪——黄大人其实很想知道她都和女童们说了什么,他对于买活军的好奇逐渐高企,现在连这样的细节都不愿放过了。

但第二天陆大红就去临城县了,此后两人久久未曾碰面,直到多年以后,已是同事的陆大红才告诉黄大人,当时她不过是告诉孩子们,明早有精米饭和咸菜吃而已——黄大人当然可以想得到,那些女童中绝大多数,从生下来也没痛快吃过咸菜,就更不必说精米饭了。

热门小说推荐
新婚夜,反派夫君他哭红了眼

新婚夜,反派夫君他哭红了眼

简介关于新婚夜,反派夫君他哭红了眼许世欢是丞相嫡女,也是关老将军宠上天的外孙女。本该嫁给二皇子的她,某一天突然现,自己原来只是话本子中的人物,还是死的特别惨的那种路人甲。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小命,她躲开了二皇子精心设下的陷阱。可谁知一转身,却栽到了反派温易棣的身上。许世欢没办法把眼前温润如玉的公子,和话本子里杀人如麻的反派联系在一起。温易棣跪在高台之上,成了两位皇子射箭的靶子,她救了。二皇子酒后对温易棣欲行不轨之事,她又救了。下雪的日子,温易棣在宫里因冲撞贵人罚跪,险些失去双腿,她还救了。等她回过神的时候,早已深陷其中。温易棣是卑贱的商人之子,却不知天高地厚,喜欢上了丞相家的嫡女。只可惜,当着她全家人的面,那些高门贵女让他像狗一样供人嬉笑玩乐。看她被一群贵女围在中间,温易棣连跟她说话的底气都没有。他拼死立下大功,只为皇上的一个恩典,这机会却被他爹用在了弟弟的前途上就在他以为要错过心爱的姑娘时,这姑娘却穿着一身男装,骑着大马说温易棣,我来娶你了...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作品简介关于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得到心灵战甲的杜恪,成为了可以在地球与异世界来回穿越的时空之子,表面上他是科技大亨,其实他是人类救世主兼职异世界之神。...

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

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

简介关于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无系统,无金手指,无极品,无cp。)李遇很厉害。小时候留守生活使她更渴望家,更渴望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后来她凭自己努力写小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小车子。李鱼很倒霉。小时候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她,长大后嫁给了村里林家二小子,眼看日子过得去了。却在23岁的时候守了寡,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她被磕到了头,人给磕没了。当李遇成了李鱼又当了奶奶该怎么办呢?她不是轻易认输的人,所以她写话本,帮助支持儿子做生意考科举,教女儿手艺。(无cp,家长里短,慢节奏。)一句话,就是成为古代的话本大神...

每次重生都靠老公开挂

每次重生都靠老公开挂

甜宠文做任务不按套路出牌沙雕女主史上最惨男主全球富豪榜中,沈氏集团那位年少有为且过分英俊的沈总位列前茅。但在全国女生最想嫁的男生排行榜里,沈总排不上号。因为沈总克妻,凶名远扬。沈总第一位妻子,新婚当天猝死,且遗体不翼而飞。沈总第二位女朋友,三个月后车祸死亡。沈总第三位女朋友,两个月后下楼梯摔死。后来有人现,克妻的沈总可能开始变态了。据闻沈总第四任女朋友是男的又似乎,沈总为了脱单好像连老太太都不放过了作为抹黑了沈总名声的罪魁祸,沈太太埋在沈总的怀里幸灾乐祸。是她,是她,都是她。沈总男朋友是她。沈总老太太女朋友也是她。就连沈总第一二三四五任女朋友都是她她就是那个新婚当天莫名其妙猝死的倒霉蛋沈太太。...

穿越九零:福妻好运来

穿越九零:福妻好运来

文案小甜文天生自带读心术的简彤穿越了,一穿越就得到老天赐予的穿越大礼包一份。礼包内包含洁癖强迫症美男丈夫一只,安内攘外婆婆一枚,可爱队友一群,以及女主光环一个。总是有人挑衅?不怕!本姑娘有催眠诱导术在手,不怕死的都过来!美男丈夫洁癖症爆发?放心,姐姐专治龟毛洁癖,保证药到病除,亲测有效!这是一个天生洁癖症男人VS拥有超级金手指,却性格大大咧咧女汉子的相爱相杀史…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