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三章 搭台唱戏(第1页)

想到将士们连日的作战,易清山担心军心会有些不稳,但一直表演讲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他又不是后世德国某特勒,光靠嘴皮子是不能打动士兵们的。

看来义军是时候设立一个宣传部了,他把目光投向了对街的戏院,那是宁古塔唯一的戏班子所开的戏院。

易清山走进戏院,张口就是:“班主在吗,我要你们给我唱一出戏。”

班主见有生意,循声赶来道:“俺叫裴玉英,俺就是班主,咱们昆戈和河北梆子都会唱,客官有什么吩咐?”

易清山笑道:“那京剧呢?”

裴玉英却是疑惑地问道:“俺干这行已经十多年了,还从没有听说过什么京剧,客官您莫不是搞错了?”

易清山心想京剧这时候难道还没有出现?可明明自己记得清朝就已经出现了京剧的啊。

易清山确实是闹了个笑话,康熙年间国粹京剧尚还未成型,这还要等到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才开创了京剧这一剧种。

他只好转移话题道:“我要你给义军将士们唱一出戏,讲的是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后义军消灭了他们的故事。”

裴玉英为难道:“可是没这种戏啊?”

“害,你就即兴挥嘛,目前义军急需振奋军心,若是办的好,以后你们就专门给义军唱戏了。”易清山说道。

裴玉英想着与其带着戏班四处唱戏,倒不如捧上义军这个铁饭,“那行吧,我去和他们商量商量,要是行的话下午就直接开唱。”

事实上戏班除了在固定的戏院内演出外,还会到城外十八座庙宇里唱给百姓听,每年祭祀时节也会开庙会唱戏。

就连一年一度的宁古塔披甲人弓箭比武,也得请戏班来唱戏,大户人家丧葬嫁娶也会按照习俗请他们唱上三天。

虽然听的人多,可最后能给的起钱人也寥寥无几,披甲人更是抠搜,随便丢给他们丢俩个铜板。就算是大户人家,也给价极低,他们也就勉强够糊口的。

戏班众人商议半天,还是决定给义军唱戏,商量到时候怎么能振奋士气就怎么来,大家即兴挥。

毕竟他们都是从业十几年的老戏骨,临场挥倒也是不难,于是裴玉英推门走出去,朝着易清山说道:“我们同意唱戏了。”

易清山笑道:“那便好。”

于是戏班众人在城外搭起了座简易的戏台,易清山也招呼老义军和新加入奴隶军,共六万多人来看戏。

六万人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好似有一番雄兵临城的沙场气息。

得亏戏班众人闯荡江湖多年,已经练就了过人的胆气,不然见到这么多士兵,怕不是得直接吓尿。

易清山先是示意义军士兵们安静,然后告诉戏班众人可以开始了。

宁古塔戏班共有68人,他们相互看了一眼,负责敲底鼓的戏子立马会意,将鼓有节奏地敲动了起来。

随着锣声越来越急促,第一个人上场了。

只见那戏子穿着一身八旗军服,拿着一根马鞭,围着戏台转了一圈,好似在寻找目标。

这时二胡手开始行动了起来,气氛瞬间变得紧张了起来。

第二个人上场了,她扮演的是一名少女,那八旗兵一见这少女便眼冒金光,急忙往上凑。

嘴里还喊着:“贺贺!”这贺贺是一句满语,指的是貌美的年轻女子。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