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七章 选拔人才(第1页)

易清山抢先开口道:“姚兄弟啊,不必太急了,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吗,你应该多注意你的伤口才是。”

姚义平连连摆手,忙询问这几天为何无故失踪。

易清山也甚是高兴,于是笑着将这些天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姚义平听。

姚义平听后恍然大悟道:“哦,听大哥的意思原来是去打猎时偶然救了一个姑娘,然后就跟着索伦人回了部落。”

金圣贤这时出来补充道:“后来去了威虎山将守军调遣出来,在路上消灭了一个鞑子部落,损失略微有些大。”

李拾壹闻言也赶紧说道:“要论杀鞑子我李拾壹是当仁不让,那天我一刀砍死了俩鞑子,忒解气!”

见几人都功勋卓着,姚义平也不甘人下,将这几天他在宁古塔所做的事都说给了几人听,表示自己也没偷懒。

“什么?宁古塔竟然也有科举考试?还有匠试,简直是闻所未闻啊。”参加参加过科举考试的金圣贤惊呼出声道。

要知道科举考试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清代科举在报考上的种种限制尚且不说,仅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展水平来看,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

参加科举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没有十年寒窗苦,哪来金榜题名时。实际上,一个孩童从启蒙到参加考试,需要经过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试想一个普通的家庭在温饱尚且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还要贡献出一个成年劳力,其经济压力该有多大。

这仅仅是在生产方面而言,事实上,参加科举还有其他的直接费用。比如到县城、府城、省城、京城的来回路费、住宿吃饭费用,还有各种名义的担保费用。

这些都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负担的,除了举债之外别无他路,可在没有获取功名之前,又有谁会借债呢?

从清代进士的出身来看,真正出在寒门的仅仅是极少数,这个比例不会过1o%,绝大多数进士都拥有一个较好的家底。

出身寒门的进士,不是父母铁了心要让儿子成才,就是他本人天赋异禀,半工半读,否则决难攀上科举的最高峰。

再者,科举之路异常艰辛,能一次性顺利通过院试、乡试、会试的少之又少,至少笔者还没有现有这样的人。

就是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也在会试中落榜,还有曾国藩也是考了多次才取得了秀才的功名。

从院试到会试,这中间就有九年的时间,如果在哪一个阶段蹉跎一下,就是十几甚至是数十年了。

而课本中曾提到的范进五十多岁才考中举人,考中前家中不仅异常穷苦,连吃饭都得靠着老丈人救济,翻身中举之后变得疯癫也在情理之中。

据后世统计,清代进士的平均中举年龄是28岁左右,这么长时间的应举,其经济负担可想而知。

经济条件是参加科举的基础,但能否考中进士则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文化氛围。从清代进士的出身来看,大部分进士都出自书香门第,甚至很多都是官僚之家。

这也不难理解,父母如果是个文盲或是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很难教育孩子的,而孩童的启蒙教育尤其重要。

官僚之家的孩子从小就聘请名师,或是亲自指导,他们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十分清楚,且在文章、诗词、八股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这样便容易引导孩子使之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以曾国藩为例,他的祖父曾玉屏在世时,家庭条件算得上是一个小地主,正是有了经济基础,这才培养自己的儿子曾麟书参加科举。

但因曾玉屏文化水平不够,无法亲自指导儿子读书。加上曾麟书天赋也一般,他参加了16次院试才好不容易考得一个秀才,而仅仅是这个秀才,也让曾家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荣誉。

到了曾国藩这一代,由于他父亲曾麟书有了科举的经历,因此曾国藩的科举之路相对要顺畅。

曾国藩5岁入私塾,于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当时虚岁25,算是早成大器的。可即便如此,曾国藩在院试中也受到几次挫折,最终才顺利通过乡试和会试。

李鸿章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经过了两代人的努力,才最终走上了进士之路。

从录取人数来看,约有3万人可以获得生员的资格并参加乡试,其比例只有1。5%左右;乡试录取人数大致在15oo名左右,其比例约为5%,这还仅是最低级的考试。

会试录取人数不定,最多时有4oo余名,而最少时不到1oo名。清代共开科112次,总共录取了多名进士,每科录取人数大致在24o名左右。那么进士的录取比率大致在6%左右。

进士的录取比例表面上看不算太低,甚至比后世北大、清华的录取率还要高很多。可我们要知道,在参加殿试之前,考生先要通过院试、乡试和会试这三关,那么难度就很大了。

但从整体来看,进士的比例不到读书人的o。ooo1%,也就是万里挑一,因此可以说进士是名副其实的稀有动物,因此金圣贤对科举这般态度也不难理解了。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展和完善。

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

清朝时期,科甲出身的官员被称为“正途”出身,由此可见科举取士在清代官场占据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份额。

所谓“学而优则仕”,清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就是通过科技考试进入仕途,于官场施展政治抱负,赢得青史留名。

但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

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展也停滞不前。

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生。

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

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热门小说推荐
生下四个缩小版,破婆家九代单传

生下四个缩小版,破婆家九代单传

简介关于生下四个缩小版,破婆家九代单传本该是为公司死为公司活为公司奉献一辈子的21世纪社畜孟砚青,突然摇身一变成了6o年代那缺了大德的孟家最不受宠的二女儿。就在她无法接受现实的时候,一道惊雷直接把她干到了阴曹地府,也因此知道了她所有不幸的开始都要从黑无常勾错魂魄那天说起。秉承着子不教父之过,员工失职领导担责的孟砚青带着从阎王手里坑来的芥子空间以及随机赠送的现代半日游又回来了。回到现代的她便开始疯狂买买买,主打的就是6o年代吃饱穿暖顺便点小财财。钱不够?不怕,她有那个无缝衔接绿她的渣男前男友,不狠狠的敲上一笔,就对不起她那些年喂狗的青春。但就在她去囤烤鸭的路上,不小心踩到香蕉皮,又给摔了回来,继续做回那个缺德孟家的二闺女。就在她思考怎么要脱离这一家子极品时,孟保加带回来一个坏消息,下乡。下乡,她才不愿意,等下,还能把户口迁走?那她十万个愿意。谁知在乡下呆了还没有半年就受不了的孟砚青便想法设法的把自己给弄到省城上班了,但那班还没上几天呢,就被大尾巴狼给勾走了。婚后的霍景川他媳妇的腰真软。婚后的孟砚青她的腰要断了。...

我可以为神奇宝贝赋予神职

我可以为神奇宝贝赋予神职

简介关于我可以为神奇宝贝赋予神职神奇宝贝中强无敌的是哪种?神兽?幻兽?从宇宙当中来的神奇宝贝?乱七八糟的什么究极异兽?亦或是准神或者是其它?都不准确。这些固然是强大的存在,但真正的独领风骚的那一类,是拥有神职的神奇宝贝。神职大于一切。而林风便是拥有神职系统,可以为神奇宝贝赋予神职!!!!喷火龙,就赋予你!甲贺忍蛙,就赋予你!水箭龟,就赋予你!嗯?我身为神职者也可以给自己封神?那就赋予我...

重生1997

重生1997

林妍事业有成,心里却有个洞,里面盛满了遗憾。重回1997,那些遗憾还没生,她珍视的人还都健在,她有大把的时光去做自己的事儿然后,她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模样。过个暑假,韩慕阳就多了个救命恩人,她很可...

齐无惑是哪部小说的主角

齐无惑是哪部小说的主角

仙神妖魔,王侯将相龙女掌灯,杯中盛海。野狐参禅,猛虎悟道朝游北海,暮走苍梧。仙神存世,妖魔立国。这些原本和齐无惑并没有半点关系。而总是在梦中看到方块文字的齐无惑,那时只想着能够参与来年的春试。直到在做黄粱饭的时候,有个老人给了他一个玉枕头,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黄粱一梦。黄粱梦醒破凡心,自此大开修行门。金乌飞,玉兔走。三界一粒粟,山河几年尘。把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齐无惑是哪部小说的主角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神明大人的小娇娇软又萌

神明大人的小娇娇软又萌

你说要创世。便创世,散尽一身骨血精气。你说要看尽物转星移,沧海横流,问问这一场大醉梦意指何处。她便是你在苍莽乾坤中的一双眼。她为你游走尘缘,观照世界。我只想吞吃了这个代天巡守的少女,砸碎这个世界。我要你回来。神明大人的小娇娇软又萌...

男卑女尊修仙界

男卑女尊修仙界

方舟穿越到一个男卑女尊的修仙界。这个世界,流氓是女的,色魔是女的,修仙是女的,连开天辟地的创世神都是女的。作为一个走到哪都被觊觎的靓仔,方舟压力很大。女孩们都想跟他一起玩,还想抓他回去玩。为了小命着想,方舟不得不化身钢铁猛男,抵抗到底。滚开你们这些臭女人,不要打扰我修仙!...